[實用新型]鏡頭模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249317.2 | 申請日: | 2018-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653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2 |
| 發明(設計)人: | 馬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7/02 | 分類號: | G02B7/02;G02B7/00 |
| 代理公司: | 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 44298 | 代理人: | 陳巍巍 |
| 地址: | 新加坡宏茂橋65*** | 國省代碼: | 新加坡;SG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承靠部 鏡片 鏡頭模組 凸起部 本實用新型 主體部延伸 凹槽部 遮光片 主體部 夾設 成像 調節方便 坎合連接 凸出 鏡頭筒 抵接 卡設 物側 像側 延伸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鏡頭模組,包括鏡頭筒、第一鏡片和第二鏡片以及夾設于所述第一鏡片與所述第二鏡片之間的遮光片,所述第一鏡片包括用于成像的第一主體部和圍繞所述第一主體部延伸的第一承靠部,所述第二鏡片包括用于成像的第二主體部和圍繞所述第二主體部延伸的第二承靠部;所述第一承靠部的像側設有向所述第二承靠部凸出延伸的凸起部,所述第二承靠部的物側設有與所述凸起部配合的凹槽部,所述凸起部卡設于所述凹槽部形成坎合連接;所述遮光片夾設于所述第一承靠部和所述第二承靠部之間且同時抵接于所述第一承靠部和所述第二承靠部。與相關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鏡頭模組結構簡單,調節方便且調節精度高。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學成像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運用于拍照攝像產品領域的鏡頭模組。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電子設備不斷地朝著智能化發展,除了數碼相機外,便攜式電子設備例如平板電腦、手機等也都配備了拍照攝像功能的鏡頭模組,以滿足用戶隨時拍照的需要。
相關技術的鏡頭模組包括鏡頭筒、收容于所述鏡頭筒內的至少兩個鏡片和壓環,所述壓環設于底層鏡片與所述主筒壁之間,通過點膠的方式將所述鏡片固定于所述鏡頭筒,從而實現所述鏡片的固定。
然而,相關技術中,所述鏡頭模組的所述鏡片因材質不同時需要通過坎合方式配合裝配,鏡片之間直接承靠,調整鏡片間空氣間隔時需要下模調整單鏡片的矢高,不僅周期長,且下模可能影響鏡片的面型尺寸等,從而影響鏡頭模組的精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鏡頭模組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調節方便且精度高的鏡頭模組。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鏡頭模組,包括鏡頭筒、由物側至像側依次收容于所述鏡頭筒內的至少第一鏡片和第二鏡片以及夾設于所述第一鏡片與所述第二鏡片之間的遮光片,所述第一鏡片包括用于成像的第一主體部和圍繞所述第一主體部延伸的第一承靠部,所述第二鏡片包括用于成像的第二主體部和圍繞所述第二主體部延伸的第二承靠部;所述第一承靠部的像側設有向所述第二承靠部凸出延伸的凸起部,所述第二承靠部的物側設有與所述凸起部配合的凹槽部,所述凸起部卡設于所述凹槽部形成坎合連接;所述遮光片夾設于所述第一承靠部和所述第二承靠部之間且同時抵接于所述第一承靠部和所述第二承靠部。
優選的,所述凸起部的遠離所述第一鏡片物側的一側與所述凹槽部間隔設置。
優選的,所述第一承靠部包括第一物側面、第一像側面及連接所述第一物側面和所述第一像側面的第一側壁,所述凸起部包括由所述第一像側面向所述第二承靠部方向延伸的第一壁和由所述第一壁向所述第一側壁方向延伸并連接于所述第一側壁的第二壁;所述第二承靠部包括第二物側面、第二像側面及連接所述第二物側面和所述第二像側面的第二側壁,所述凹槽部包括由所述第二物側面向遠離所述第一承靠部方向延伸的第三壁和由所述第三壁向所述第二側壁方向延伸并連接于所述第二側壁的第四壁;所述第一壁與所述第三壁相互貼合,所述第二壁與所述第四壁相互間隔設置。
優選的,所述第一鏡片與所述第二鏡片的材質不同。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鏡頭模組將相鄰的兩鏡片通過坎合方式裝配連接,且將遮光片夾設于所述第一承靠部和所述第二承靠部之間且同時抵接于所述第一承靠部和所述第二承靠部,從而使得兩鏡片之間不用通過承靠面配合裝配,而是通過位于坎合處的所述遮光片配合裝配。當需要調節兩鏡片的空間間隔時,只需要更換不同厚度的遮光片卻可實現,結構簡單,調節方便且調節后的鏡頭模組不受影響,精度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經瑞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24931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