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中深層地埋管換熱管串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239145.0 | 申請日: | 2018-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058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鵬濤;高小榮;韓惠奇;羅娜寧;趙宇璇;程永剛;高陽;李亞亞;解麗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綠源地熱能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F1/00 | 分類號: | F28F1/00;F25B30/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2000 陜西省咸***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換熱管 合金管 斜度 本實用新型 單水平井 井口裝置 雙水平井 地埋管 引導管 中深層 套管 管串 結構應用 組成結構 熱效率 水平井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中深層地埋管換熱管串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口裝置,與井口裝置連接的換熱管串,所述換熱管串為斜度井、單水平井以及雙水平井組合中的任意一個,所述斜度井、單水平井以及雙水平井組合的組成結構相同,均包括合金管、套管以及引導管,所述合金管通過套管與引導管連接。本實用新型采用不同管串結構應用于不同的開采時期,使得開采更加合理有效,同時利用合金管作為水平井的管串結構,換熱效率更快。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地熱井換熱管串技術,具體涉及一種中深層地埋管換熱管串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的地熱井井口裝置均采用獨立回灌和采灌的方式,需要在井口布設兩套設備,增加了開采、維護等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中深層地埋管換熱管串結構。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中深層地埋管換熱管串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口裝置,與井口裝置連接的換熱管串,所述換熱管串為斜度井、單水平井以及雙水平井組合中的任意一個,所述斜度井、單水平井以及雙水平井組合的組成結構相同,均包括合金管、套管以及引導管,所述合金管通過套管與引導管連接。
優選的,所述井口裝置包括減壓罐,該減壓罐底部一側設置有泄流管,所述泄流管上設置有第一蝶閥,所述減壓罐外部周測設置有上下布設的螺栓組件,該螺栓組件中間位置設置有纏繞組件,在所述減壓罐的上端設置有泵座蓋,所述泵座蓋上設置有輸送管,所述輸送管上設置有第二蝶閥,第二蝶閥的后側的輸送管上還設置有匯流管,所述匯流管通過第三蝶閥與減壓罐連接,在匯流管與輸送管的連接處設置有溫度計組件、壓力表組件以及排氣閥。
優選的,所述第一蝶閥、第二蝶閥以及第三蝶閥上分別設置有手動開關。
優選的,所述第二蝶閥通過固定螺栓與輸送管固定。
優選的,所述泵座蓋上還設置有電纜塞座和水位測座,所述水位測座上設置有水位測孔。
優選的,所述螺栓組件上還設置有吊裝環。
優選的,在需要自流供水時,關閉第一蝶閥和第二蝶閥,開啟第三蝶閥實現自流供水,需要泵抽供水時,開啟第二蝶閥,關閉第一蝶閥和第三蝶閥,實現泵抽供水,需要回灌時,關閉第一蝶閥和第二蝶閥,開啟第三蝶閥現實回灌。
本實用新型采用不同管串結構應用于不同的開采時期,使得開采更加合理有效,同時利用合金管作為水平井的管串結構,換熱效率更快。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單水平井的結構原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斜度井的結構原理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水平井組合的結構原理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鋼管換熱實驗溫度變化曲線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合金管換熱實驗溫度變化曲線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鋼管換熱實驗溫度增幅變化曲線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合金管換熱實驗溫度增幅變化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綠源地熱能開發有限公司,未經陜西綠源地熱能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2391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燃煤鍋爐余熱回收裝置
- 下一篇:蒸發器熱交換流體用耐腐蝕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