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臺式高音鍵盤笙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233944.7 | 申請日: | 2018-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4004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伯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伯泉;強汝康;汪菊英 |
| 主分類號: | G10D9/00 | 分類號: | G10D9/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苗管 氣斗 高音鍵盤 共鳴管 吹管 上端 管座 鍵盤 本實用新型 臺式箱體 鍵盤式 連擊 搬運 樂器 演奏 靈活 指揮 觀眾 制造 交流 | ||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樂器笙的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鍵盤式排笙。一種臺式高音鍵盤笙,包括箱體,箱體上設有吹管、鍵盤和共鳴管,箱體內設有與吹管相連的氣斗,氣斗與鍵盤通過連擊機構相連,吹管通過箱體底部并向上連接至氣斗,氣斗上端設有管座,管座上插有苗管,苗管的上端插于共鳴管內。高音鍵盤笙的苗管較短,采用臺式箱體,箱體較小,搬運和放置都較為方便,使用靈活。苗管越短,對應的共鳴管就越短,便于演奏者與指揮或觀眾的交流。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樂器笙的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鍵盤式排笙。
背景技術
笙是我國民族樂器中唯一能夠吹奏和聲的氣鳴樂器,歷史悠久,音色恬靜,和聲豐滿,是民族音樂、戲曲音樂中重要的演奏樂器。由于傳統笙音域窄,轉調困難,演奏指法復雜,難以在現代大型樂器作品中發揮作用。
針對以上問題,誕生了一種鍵盤式排笙,使用鍵盤控制笙的發音,但是目前此類鍵盤笙只有中音笙和低音笙,而沒有高音笙,且鍵盤笙的箱體較大,使用不靈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演奏高音,且箱體較小的鍵盤笙。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臺式高音鍵盤笙,包括箱體,箱體上設有吹管、鍵盤和共鳴管,箱體內設有與吹管相連的氣斗,氣斗與鍵盤通過連擊機構相連,吹管通過箱體底部并向上連接至氣斗,氣斗上端設有管座,管座上插有苗管,苗管的上端插于共鳴管內。
進一步的,苗管、管座和共鳴管均設有兩排,整體按從低音到高音的順序從左向右排列。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于,高音鍵盤笙的苗管較短,采用臺式箱體,箱體較小,搬運和放置都較為方便,使用靈活。苗管越短,對應的共鳴管就越短,便于演奏者與指揮或觀眾的交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其中:1、箱體;2、鍵盤;3、吹管;4、共鳴管;5、苗管;6、管座;7、氣斗;8、連擊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箱體1上設有鍵盤2,鍵盤2通過連擊機構8連接至氣斗7,氣斗7,氣斗7上端設有兩排管座6,管座6上端插接有苗管5,苗管5上端插入共鳴管4內。箱體1的前端設有吹管3,吹管3通過箱體底部并向上連接至氣斗7。共鳴管4固定在箱體1的上部,苗管5、管座6和共鳴管4均設有兩排,整體按從低音到高音的順序從左向右排列。
笙是通過苗管5發聲的,苗管5越短,苗管5的發聲頻率越高,則苗管5的音調越高,因此,高音鍵盤笙的苗管5較短,采用臺式箱體1,箱體1較小,搬運和放置都較為方便,使用靈活。苗管5越短,對應的共鳴管4就越短,便于演奏者與指揮或觀眾的交流。
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伯泉;強汝康;汪菊英,未經陳伯泉;強汝康;汪菊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23394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