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楔帶輪系對齊度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231979.7 | 申請日: | 2018-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460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孟揚;栗明;王鎮;李彤;劉海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5/245 | 分類號: | G01B5/2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61061 山東省濰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輪 卡座 對齊度 多楔帶輪 多楔帶 輪系 檢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 測量件 汽車發動機 一端設置 檢測 搭設 耗時 裝配 測量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發動機裝配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多楔帶輪系對齊度檢測裝置。該多楔帶輪系對齊度檢測裝置包括第一帶輪卡座、第二帶輪卡座和測量件;第一帶輪卡座能夠設置于第一多楔帶輪上;第二帶輪卡座能夠設置于第二多楔帶輪上;測量件的一端設置于所述第一帶輪卡座上,另一端能夠搭設于所述第二帶輪卡座上,用于測量所述第一多楔帶輪和所述第二多楔帶輪的對齊度。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多楔帶輪系中對齊度檢測效率低,檢測精度無法保證,耗時耗力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發動機裝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楔帶輪系對齊度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多楔帶輪系是指利用多楔帶與帶輪之間的摩擦力,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遞至發動機附件,并使其在合適的轉速下運轉的系統。隨著發動機的附件(比如水泵、多發電機、空調等)的增多,出于對發動機的維護的方便性考慮,在發動機前端輪系中,多楔帶的應用日益廣泛。
相比傳統的V帶輪系,多楔帶輪系內各附件皮帶輪的對齊度要求較高,為了滿足多楔帶輪系附件的安裝、調試、檢測等環節的需要,現有技術中多采用目測,或者使用三坐標測量儀器測量,而采用目測方式測量的誤差較大,檢測精度無法保證,采用三坐標測量儀的方式測量,檢測效率低,且人工工作的時間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楔帶輪系對齊度檢測裝置,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多楔帶輪系中對齊度檢測效率低,檢測精度無法保證,耗時耗力的問題。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提供一種多楔帶輪系對齊度檢測裝置,包括
第一帶輪卡座,能夠設置于第一多楔帶輪上;
第二帶輪卡座,能夠設置于第二多楔帶輪上;
測量件,其一端設置于所述第一帶輪卡座上,另一端能夠搭設于所述第二帶輪卡座上,用于測量所述第一多楔帶輪和所述第二多楔帶輪的對齊度。
優選地,還包括測量板,所述測量板設置于所述第二帶輪卡座上,所述測量件能夠搭設在所述測量板上。
優選地,所述測量件沿所述第一多楔帶輪和所述第二多楔帶輪的分布方向的側邊能夠與所述測量板上設置的預設位置對齊。
優選地,所述第二帶輪卡座上的遠離所述第二多楔帶輪的一側設置有滑槽,所述測量板與所述滑槽過盈配合。
優選地,還包括旋轉塊,所述旋轉塊設置于所述第一帶輪卡座上,所述測量件穿設于所述旋轉塊,且能夠相對于所述旋轉塊向靠近或遠離第二帶輪卡座的方向往復滑動,所述旋轉塊能夠帶動所述測量件相對于第一帶輪卡座旋轉。
優選地,所述第一帶輪卡座上設置有能夠插設于所述第一多楔帶輪的多楔帶輪槽內的第一凸起。
優選地,所述第一帶輪卡座上帶有磁性,所述第一凸起吸附在所述第一多楔帶輪的多楔帶輪槽內。
優選地,所述第二帶輪卡座上設置有能夠插設于所述第二多楔帶輪的多楔帶輪槽的第二凸起。
優選地,所述第二帶輪卡座上帶有磁性,所述第二凸起吸附在所述第二多楔帶輪的多楔帶輪槽內。
優選地,所述測量件的截面為矩形,所述旋轉塊上設置有能夠使所述測量件穿過的通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中的多楔帶輪系對齊度檢測裝置,通過第一帶輪卡座、第二帶輪卡座和測量件的配合使用,實現了對多楔帶輪系對齊度的有效檢測;通過上述多楔帶輪系對齊度檢測裝置,滿足了對多楔帶輪系附件安裝、調試、檢測等環節的測量需求。
上述多楔帶輪系對齊度檢測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可靠的優點,且可利用現有工藝、材料即可加工制造,容易實現。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23197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