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網狀肌腱編織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227977.0 | 申請日: | 2018-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917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2 | 
| 發明(設計)人: | 丁偉;譚洪波;張俊星;張正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偉;譚洪波 | 
| 主分類號: | A61F2/08 | 分類號: | A61F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71002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置 肌腱 環形網 編織網套 收緊線 易折槽 本實用新型 過渡連接線 編織裝置 折斷 修復 端部連接 緊密貼合 縫合針 固定把 穿線 拉緊 豎直 貼合 外壁 緊縮 取出 編織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網狀肌腱編織裝置,其特征是,包括編織網套、插設在所述編織網套內部的預置管;所述編織網套包括端部通過過渡連接線連接的兩個環形網套,環形網套的遠離過渡連接線兩端設有收緊線,拉緊收緊線時,環形網套緊縮貼合在預置管的外壁上;所述預置管的中部設置有易折槽,預置管可從易折槽處折斷。本實用新型通過預置管將肌腱豎直的置于環形網套內,從易折槽處折斷預置管,然后從環形網套兩端取出預置管,拉收緊線,使需要修復的肌腱端部緊密貼合。使用時通過環形網套固定把需要修復的肌腱的端部連接在一起,省去了通過縫合針穿線的步驟,簡化了肌腱編織步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網狀肌腱編織裝置。
背景技術
肌腱斷裂和缺損是常見病,多因損傷或病變所致。為恢復肢體、指、趾的功能,斷裂或缺損的肌腱均須及時予以修復。肌腱手術縫合通常使用Bunnell埋藏縫合法、Bunnell鋼絲抽出縫合法、雙十字縫合法、Kessler縫合法、改良Kessler縫合法。上述縫合法可針對患者肌腱不同的損傷情況進行修復。手術穿縫合線時,需要先用止血鉗夾住肌腱斷端拉緊再進行穿線,縫合線按相應的步驟穿入肌腱近斷端和遠斷端后,將近斷端和遠斷端上的縫合線交替縫合使二者的端部緊密貼合;整個肌腱編織縫合過程操作較為復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網狀肌腱編織裝置,具有簡化肌腱編織步驟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網狀肌腱編織裝置,其特征是,包括編織網套、插設在所述編織網套內部的預置管;所述編織網套包括端部通過過渡連接線連接的兩個環形網套,環形網套的遠離過渡連接線兩端設有收緊線,拉緊收緊線時,環形網套緊縮貼合在預置管的外壁上;所述預置管的中部設置有易折槽,預置管可從易折槽處折斷。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該網狀肌腱編織裝置還包括限位環,所述限位環繞周向均勻設置有軸線方向平行于限位環軸線方向的四個收緊線過孔,所述收緊線過孔的直徑小于收緊線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編織網套為人體可吸收材料.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通過預置管將待修復肌腱豎直的置于網套內,從易折槽處折斷預置管,然后從環形網套端部取出預置管;拉緊收緊線時,網套緊縮在肌腱表面,通過兩個環形網套將帶修復肌腱連接在一起,簡化了肌腱編織步驟。設置的過渡連接線可以保證欲編織的肌腱較長時,編織網套中部受力均勻,不會造成兩端緊中間松的情況,保證肌腱的固定效果。
其二、限位還上收緊線過孔的直徑比收緊線小,可以有效的預防限位環倒退導致網套松動,保證肌腱的固定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預置管的正視圖;
圖3是限位環的機構示意圖。
圖中:1、編織網套;101、環形網套;102、收緊線;2、預置管;3、限位環;4、易折槽;5、收緊線過孔;6、過渡連接線。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實施例,一種網狀肌腱編織裝置,如附圖1、附圖2、附圖3,包括編織網套1、預置管2和限位環3。編織網套1包括兩個環形網套101、設置在兩個環形網套101遠離過渡連接線6端部的四根收緊線102,拉動收緊線102可使整個環形網套101徑向收縮。預置管2為一中空兩端開口的管體,管體的中部設置有易折槽4,預置管2可用過易折槽4從中部折斷。使用時預置管2插設在環形網套101的內部,易折槽4置于過渡連接線6處。收緊線102上套設有限位環3,限位環3上繞其軸線設有四個收緊線過孔5,收緊線過孔5的直徑比收緊線102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偉;譚洪波,未經丁偉;譚洪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22797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