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波浪和洋流發(fā)電機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20221372.0 | 申請日: | 2018-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608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湛文;張?zhí)烀?/a>;潘宏燁;漆令飛;朱勉寬;張祖濤;潘亞嘉;王培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3B13/22 | 分類號: | F03B13/22;F03B13/26;F03B3/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點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啟函 |
| 地址: | 61003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fā)電機 螺母 洋流發(fā)電 波浪 隔板 平鍵連接 碳纖維管 輸入軸 錐齒輪 絲杠 套筒 下端 本實用新型 深溝球軸承 推力球軸承 方形法蘭 風輪機構 過盈配合 螺栓固定 螺栓連接 螺紋間隙 豎直套筒 下部內壁 右旋齒輪 垂直向 電機座 固定板 鍵連接 聯軸器 水平端 斜齒輪 倒立 固連 頸部 平鍵 軸套 左旋 防水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波浪和洋流發(fā)電機構,涉及一種波浪和洋流發(fā)電技術領域。達里厄Φ型風輪機構的上、下兩端板均與防水深溝球軸承外圈過盈配合,軸套頸部外圈與左旋斜齒輪通過平鍵連接,兩個右旋齒輪分別通過平鍵與發(fā)電機的輸入軸連接,發(fā)電機倒立設置,與隔板通過螺栓連接,隔板通過方形法蘭與碳纖維管通過螺栓固定;絲杠的下端與碳纖維管的頂端通過聯軸器連接,絲杠與兩個螺母的螺紋間隙配合,上側螺母通過推力球軸承與豎直套筒下端連接,固定板被固定在“T字形”套筒下部內壁,同時螺母分別與單向錐齒輪通過鍵連接,垂直向錐齒輪分別與第二發(fā)電機的輸入軸通過平鍵連接,第二發(fā)電機通過電機座與“T字形”套筒的水平端固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波浪和洋流發(fā)電機構,具體涉及一種振蕩浮子波浪能和海中洋流能發(fā)電的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被逐漸消耗,現在對波浪能、洋流能等清潔能源采集的需求正急劇增加。我國擁有廣闊的海洋資源,東南沿海一帶擁有豐富的波浪能、洋流能資源,且能量密度高,具有較大的開采價值。
目前已有的波浪能發(fā)電裝置,如專利號為201710313970.0名稱為“一種超越離合器式波浪能發(fā)電裝置”的中國專利,該專利公開了一種超越離合器式波浪能發(fā)電裝置,包括殼體,殼體內設有發(fā)電機、傳動機構和傳動桿,傳動機構分別與發(fā)電機和傳動桿齒輪鏈接,傳動桿從殼體底部貫穿,傳動桿底部還設有阻尼盤。該專利所述的機構體積過大,且用了過多的齒輪,對能量利用效率不高。
又如專利號為201710366788.1名稱為“一種振蕩浮子波浪能發(fā)電的裝置”的中國專利,該專利提供了一種振蕩浮子波浪能發(fā)電的裝置,包括裝置主體、浮子和底座;還設置有一體結構的傳動機構,傳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構本體內相互平行的上板和下圓環(huán)板,還包括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上板上還固定連接有延伸到機構本體外用于連接浮子的連接滑桿;傳動機構與設置在機構本體內的固定滑桿滑動配合;還設置有與第一齒條嚙合的第一齒輪和與第二齒條嚙合的第二齒輪;轉動軸上還固定設置有第三齒輪,第三齒輪與發(fā)電機轉軸前端的第四齒輪嚙合;傳動軸可轉動的設置在機構本體內;改實用新型浮子上、下兩個過程中都能驅動發(fā)電機朝一個方向發(fā)電。雖然效率較高,但是整體機構體積龐大,且只針對波浪能進行了收集,未對海中流動的洋流進行有效收集。
鑒于以上情況,有必要研發(fā)一種能量利用效率高,可以利用多種能量的海洋能量收集機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波浪和洋流發(fā)電機構,它能有效地解決波浪和洋流發(fā)電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波浪和洋流發(fā)電機構,包括達里厄Φ型風輪機構,S型洋流機構和懸浮機構,達里厄Φ型風輪機構的立柱為碳纖維管,下端與浮座中心固定,達里厄Φ型風輪機構的上、下兩端板均與防水深溝球軸承外圈過盈配合,防水深溝球軸承內圈與碳纖維管外壁過盈配合,軸套與達里厄Φ型風輪機構的上端板的上表面固連,軸套頸部外圈與左旋斜齒輪通過平鍵連接,該左旋斜齒輪分別與兩側的右旋齒輪嚙合,兩個右旋齒輪分別通過平鍵與第一發(fā)電機的輸入軸連接,第一發(fā)電機倒立設置,與隔板通過螺栓連接,隔板通過方形法蘭與碳纖維管通過螺栓固定;絲杠的下端與碳纖維管的頂端通過聯軸器連接;上、下兩個螺母分別與單向錐齒輪通過鍵連接并與絲杠中部的螺紋間隙配合,上側的螺母通過推力球軸承與豎直套筒下端連接,豎直套筒中部外壁與“T字形”套筒頂部筒壁過盈配合,下側的螺母通過推力球軸承與“T字形”套筒下部內壁的固定板連接,固定板中部通孔內壁與碳纖維管外壁間隙配合,上、下兩個水平單向錐齒輪分別與兩個垂直向錐齒輪嚙合,垂直向錐齒輪分別與第二發(fā)電機的輸入軸通過平鍵連接,第二發(fā)電機通過電機座與“T字形”套筒的水平端固連。
所述達里厄Φ型風輪機構上端面與S型洋流機構下面板通過防水推力球軸承連接,S型洋流機構下面板中孔與軸套的外壁間隙配合,S型洋流機構上面板與軸套的內壁通過防水單向軸承過盈配合,軸套內表面與碳纖維管外壁通過防水深溝球軸承過盈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22137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