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實驗室危險操作行為監控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220787.6 | 申請日: | 2018-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401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明(設計)人: | 韓超一;李千登;吳德松;吳瑞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C11/04 | 分類號: | G01C11/04 |
| 代理公司: | 青島智地領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肖峰 |
| 地址: | 26607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危險操作 圖像分析處理模塊 人員行為 行為監控 素材庫 圖像檢測模塊 輸出端連接 提取模塊 圖像采集 安全管理技術 本實用新型 語音報警器 防護面具 技術層面 人像圖片 實驗過程 報警儀 匹配 監控 圖片 監管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實驗室危險操作行為監控裝置,具體涉及安全管理技術領域。該實驗室危險操作行為監控裝置,包括人員行為狀態素材庫和圖像采集提取模塊,圖像采集提取模塊的輸出端連接圖像檢測模塊,圖像檢測模塊的輸出端連接圖像分析處理模塊,圖像分析處理模塊與人員行為狀態素材庫中的信息依次匹配,圖像分析處理模塊上連有語音報警器,人員行為狀態素材庫中收錄有人像圖片、防護面具圖片以及報警儀圖片。其解決了現有的實驗過程中對實驗室中人員的危險操作行為缺乏技術層面的監控與監管的不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安全管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實驗室危險操作行為監控裝置。
背景技術
硫化氫是石油化工行業排在首位的職業危害因素,分布范圍廣,接觸人員多,毒性危害大,硫化氫濃度超過760毫克/立方米時,短時間內即可引起生命危險。特別是隨著高含硫原油加工量的增加,硫化氫中毒事件時有發生,防止硫化氫中毒應引起企業和員工的高度關注。目前很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涉及硫化氫操作的實驗室,用于研究硫化氫的捕消過程、含硫化合物的催化反應機理等。實驗室大多使用硫化氫氣瓶,通過管線連接至實驗儀器。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可能出現管線老化、接口松動、氣瓶閥門時效等問題,導致硫化氫泄漏等安全隱患。因此在進行硫化氫實驗時,必須采取必要措施,做好嚴密防護,如佩戴符合硫化氫防護標準的防毒面具、攜帶硫化氫報警儀、設置監護人、實驗前管線和閥門試漏、做好應急預案等。
當前關于硫化氫制備裝置與方法、硫化氫捕消方法、硫化氫濃度檢驗監測方面的專利技術比較多,但是對于硫化氫實驗室中人員的危險操作行為缺乏技術層面的監控與監管,導致實驗過程中人員違反操作規程的現象時有發生,一旦試驗過程中人員違反操作規程,容易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實驗過程中對硫化氫實驗室中人員的危險操作行為缺乏技術層面的監控與監管的不足,提出了一種能夠通過視頻圖像對實驗室中的工作人員行為進行實時動態監控的實驗室危險操作行為監控裝置。
本實用新型具體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實驗室危險操作行為監控裝置,包括人員行為狀態素材庫和圖像采集提取模塊,所述圖像采集提取模塊的輸出端連接圖像檢測模塊,圖像檢測模塊的輸出端連接圖像分析處理模塊,圖像分析處理模塊與人員行為狀態素材庫中的信息依次匹配,圖像分析處理模塊上連有語音報警器,所述人員行為狀態素材庫中收錄有人像圖片、防護面具圖片以及報警儀圖片。
優選地,所述圖像采集提取模塊安裝于實驗室的實驗操作臺上方,監控區域覆蓋實驗人員在進行實驗過程中的活動范圍。
優選地,所述圖像檢測模塊用于檢測防護面具的佩戴情況、報警儀佩戴情況和監護人員數目。
優選地,所述語音報警器播報三種語音信號,分別為“請增加監護人員”,“請佩戴防護面具”和“請佩戴報警儀”。
優選地,所述圖像分析處理模塊接收到圖像檢測模塊識別出的圖像并與人員行為狀態素材庫中的信息進行依次匹配,對違反操作要求的行為發出語音報警信號。
優選地,控制發出語音報警信號的違反操作要求的行為具體包括:若實驗現場監護人員數量少于2人,則提示“請增加監護人員”,若未佩戴防護面具,則提示“請佩戴防護面具”,若未佩戴報警儀,則提示“請佩戴報警儀”,語音提示信息同時播放,持續播放直至更改操作行為并達到要求為止。
優選地,所述報警儀為硫化氫報警儀,所述防護面具為硫化氫防護面具。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該監控裝置能夠針對實驗室的三種操作行為(佩戴防護面具、佩戴報警儀和設置監護人)進行有效地監控與預警,利用圖像分析處理模塊與人員行為狀態素材庫中的信息依次匹配,實時監控處于實驗操作中的人員的狀態信息,一旦出現狀態信息異常,及時發出報警信號,減少實驗操作中因人員違反操作規定而導致的中毒風險。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22078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