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粒徑微塑料樣品同步分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220643.0 | 申請日: | 2018-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455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7 |
| 發明(設計)人: | 劉瑞志;鄧義祥;安立會;孟慶佳;路景鈁;齊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D29/01 | 分類號: | B01D29/01;G01N1/28;B01D29/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崇智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05 | 代理人: | 程旭輝;楊洋 |
| 地址: | 10001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離裝置 豎直 桶壁 下端 可拆卸密封連接 多級過濾 同步分離裝置 濾網孔徑 濾網裝置 塑料樣品 上端 抽吸泵 抽吸管 接收瓶 濾網桶 粒徑 入料 本實用新型 多級濾網 一級濾網 由上向下 每一級 兩級 瓶口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粒徑微塑料樣品同步分離裝置,包括由上向下設置的入料杯、多級過濾分離裝置、接收瓶和抽吸泵,所述入料杯下端與多級過濾分離裝置上端可拆卸密封連接;多級過濾分離裝置下端與接收瓶口可拆卸密封連接;所述接收瓶設置抽吸管,抽吸泵與抽吸管連接。所述多級濾網分離裝置包括至少兩級濾網裝置,每一級濾網裝置包括豎直桶壁,豎直桶壁的下端設置有濾網桶底。所述上一級豎直桶壁下端與下一級豎直桶壁上端可拆卸密封連接。所述上一級濾網桶底的濾網孔徑大于下一級的濾網桶底的濾網孔徑。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環境污染監測設備,特別涉及一種江河湖海的水中微塑料污染的監測采樣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微塑料(Microplastics)是指直徑不大于5mm的塑料微粒,已成為國際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2014年,首屆聯合國環境大會(UNEP1)首次將微塑料污染列入全球亟待解決的十大環境問題之一。2015年,UNEP2將海洋微塑料列入環境與生態科學研究領域第二大科學問題,并與全球氣候變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并列成為全球科學家共同關注的重大全球環境問題。
水體中的微塑料主要來源于人類使用含有微塑料顆粒產品導致微塑料進入環境和大塊塑料垃圾分解或破碎成微小顆粒進入環境。其中,個人護理品中添加的塑料微珠(Microbeads)就是水體微塑料的環境直接來源之一。在一些個人洗漱品如沐浴乳、洗面奶、牙膏以及一些化妝品如眼影、睫毛膏、保濕霜等個人護理品中,生產過程中人為添加以聚乙烯和聚丙烯材質為主的塑料微珠。個人洗漱后,廢水中塑料微珠通過下水道進入污水廠。由于塑料微珠體積小、密度輕、數量多,以當前污水廠常規處理工藝很難有效去除這些塑料微珠,而絕大部分塑料微珠會進入自然水體,最終匯入海洋而長久存在,進而通過食物鏈對淡水和海洋生態系統甚至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危害。大塊塑料垃圾在降解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塑料微粒,這些塑料微粒通過垃圾、土壤及地表水循環途徑進入江河湖海水域中,造成微塑料污染。
由于上述情形,需要對水體中的微塑料形態、濃度等進行研究,就需要我們根據需要,采集水體中的微塑料樣品,并檢測微塑料的含量,為水體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微塑料污染治理提供檢測數據。由于微塑料顆粒污染的檢測起步較晚,采集設備和采集方法上還缺乏準確性和科學性。采集設備也是比較原始和落后,比如水體中的微塑料顆粒采集便是一個值得改進的問題。
目前水體中微塑料樣品采集一般是使用一種簡易網袋來實現,這種網袋需要一定的孔徑,放置在水流方向上,用于采集富集水中的微塑料顆粒,根據微塑料顆粒的量來確定水體中微塑料的含量。但是這種網袋都是固定孔徑的單一網袋,如同浮游生物撲集裝置,只能采集粒徑大于網袋孔徑的全部微粒物質,不能將微粒物質進行分級篩選,因而也就不能及時的檢測出水中不同粒徑的微塑料顆粒的含量。也不利于對水體微塑料污染程度進行科學評價。
有時使用上述簡單的網貸收集的微塑料顆粒需要進行進一步分離,以分析不同微塑料顆粒的含量。因為經過這種方法取得的微塑料顆粒仍是諸多粒徑的微塑料顆粒的組合,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分離,分離時一般在單級濾網上加水進行的,每分離一種范圍的粒徑,就的進行一次分離操作,在微塑料顆粒的分離時并沒有適合的裝置進行同步分離,造成分離效率低下。
另外,對于一些場合還需要將水樣帶回實驗室進行分離測定。
鑒于上述情形,本實用新型設計人設計了一款可以同步分離多種粒徑微塑料顆粒的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粒徑微塑料樣品同步分離裝置。可以同時分離不同粒徑的微塑料顆粒,提高檢測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通過設置多級濾網裝置組合,各級之間使用不同過濾孔隙孔徑大小的濾網,通過抽吸方式使微塑料顆粒分級過濾截留到相應孔徑的濾網上,實現分離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2206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