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熱泵單元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20220629.0 | 申請日: | 2018-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127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光元由記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前川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F25B30/02 | 分類號: | F25B30/02;F25B39/00;F25B41/00;F24F1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馬爽;臧建明 |
| 地址: | 日本東京江東***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氣流 熱泵單元 空氣導入口 箱形機殼 逆變器單元 熱交換器 面板狀 風扇 出口 本實用新型 空氣流通口 氣流出口 區(qū)域連通 熱泵循環(huán) 上部區(qū)域 上表面 壓縮機 分隔 隔壁 冷卻 側面 運轉 | ||
1.一種熱泵單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形機殼,在一個以上的側面的上部區(qū)域形成有空氣導入口,且在上表面形成有空氣流出口;
分隔壁,沿著上下方向而配置,將所述箱形機殼的上部分隔成包含所述空氣導入口及所述空氣流出口的第1區(qū)域、與不包含所述空氣導入口及所述空氣流出口的第2區(qū)域,并且具有使所述第1區(qū)域與所述第2區(qū)域連通的空氣流通口;
面板狀熱交換器,設于所述第1區(qū)域;
風扇,形成第1空氣流,所述第1空氣流是從所述空氣導入口流入,通過所述面板狀熱交換器,并從所述空氣流出口流出;
熱泵循環(huán)構成設備,除了所述面板狀熱交換器以外,設在所述箱形機殼的下部;以及
第1逆變器單元,設于所述第2區(qū)域,收納所述熱泵循環(huán)構成設備中所含的壓縮機的驅(qū)動馬達用逆變器,
通過所述風扇的運轉,與所述第1空氣流一同形成第2空氣流,所述第2空氣流通過所述第2區(qū)域及所述空氣流通口而到達所述空氣流出口。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泵單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區(qū)域中,所述第1逆變器單元被安裝于所述分隔壁。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泵單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通氣口,形成于屬于所述第2區(qū)域的所述箱形機殼的一部分,用于將所述第2空氣流導入所述第2區(qū)域內(nèi)。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泵單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面板,設于所述箱形機殼的下部,收納有對所述熱泵循環(huán)構成設備進行控制的控制設備;以及
第2通氣口,在所述箱形機殼的下部,形成在能夠通過所述風扇的運轉而形成第3空氣流的位置,所述第3空氣流通過所述控制面板,并到達所述第2區(qū)域。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熱泵單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面板中,內(nèi)置有收納所述風扇的驅(qū)動馬達用逆變器的第2逆變器單元,利用所述第3空氣流來對所述第2逆變器單元進行冷卻。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泵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狀熱交換器是以至少一者為所述面板狀熱交換器的一對板狀構件間的間隔隨著朝向下方而變小的方式,使所述一對板狀構件分別沿著所述上下方向而配置,
所述空氣流通口形成在與所述一對板狀構件之間的空間連通的位置的所述分隔壁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泵單元,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所述分隔壁上的所述空氣流通口具備百葉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前川制作所,未經(jīng)株式會社前川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22062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多溫型高低溫循環(huán)裝置
- 下一篇:熱交換單元以及熱泵單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