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側斜式螺旋槳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99006.X | 申請日: | 2018-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365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萬堂;姜厚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輝銳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H1/14 | 分類號: | B63H1/14;B63H1/26;B64C11/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6000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旋槳 側斜 槳葉 槳轂 隨邊 本實用新型 航速 向內 動力輸出 運行過程 弧線狀 正投影 導邊 弧線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側斜式螺旋槳,包括槳轂、與槳轂相連接的在槳轂周邊均勻分布的多個槳葉,槳葉的一側邊形成導邊,另一側邊形成隨邊;所述的隨邊在槳葉的正投影方向上形成向內凹的弧線狀。本實用新型的側斜式螺旋槳,由于隨邊是向內凹的弧線,在運行過程中明顯提高了穩定性,同時在相同的動力輸出情況下也提高了航速,相同航速時會節省燃油。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螺旋槳,特別是一種側斜式螺旋槳。
背景技術
螺旋槳是指靠槳葉在空氣或水中旋轉,將發動機轉動功率轉化為推進力的裝置,螺旋槳有至少兩個槳葉與槳轂相連接組成,槳葉的向后一面為螺旋面或近似于螺旋面。槳葉的一側邊形成導邊,另一側邊形成隨邊。在現有技術基礎上將槳葉形狀改進,使其在平穩性、航速方面有所提高,油耗方面有所下降是非常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運行平穩、有利提高航速、降低油耗的側斜式螺旋槳,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側斜式螺旋槳,包括槳轂、與槳轂相連接的在槳轂周邊均勻分布的多個槳葉,槳葉的一側邊形成導邊,另一側邊形成隨邊;所述的隨邊在槳葉的正投影方向上形成向內凹的弧線狀,該弧線由如下數據確定:
在槳葉的正投影方向上以槳轂的中心為圓心的第一圓弧與槳葉中心線的交點B到第一圓弧與隨邊的交點C形成的弧長CB與第一圓弧的半徑比為109.6/210;
在槳葉的正投影方向上以槳轂的中心為圓心的第二圓弧與槳葉中心線的交點D到第二圓弧與隨邊的交點E形成的弧長ED與第二圓弧的半徑比為145.4/350;
在槳葉的正投影方向上以槳轂的中心為圓心的第三圓弧與槳葉中心線的交點F到第三圓弧與隨邊的交點G形成的弧長GF與第三圓弧的半徑比為209.3/490;
在槳葉的正投影方向上以槳轂的中心為圓心的第四圓弧與槳葉中心線的交點H到第四圓弧與隨邊的交點K形成的弧長KH與第四圓弧的半徑比為319.9/630;
所述的隨邊在槳葉的正投影方向上形成向內凹的弧線為所述的C、E、G、K各點的圓滑過渡連線。
本實用新型的側斜式螺旋槳,由于隨邊是向內凹的弧線,在運行過程中明顯提高了穩定性,同時在相同的動力輸出情況下也提高了航速,相同航速時會節省燃油。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右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為了清楚表達槳葉,在附圖中只畫出其中一個槳葉。本實用新型的側斜式螺旋槳,包括槳轂1、與槳轂1相連接的在槳轂1周邊均勻分布的多個槳葉2,槳葉2的一側邊形成導邊3,另一側邊形成隨邊4。隨邊4在槳葉2的正投影方向上形成向內凹的弧線狀(如圖2),該弧線由如下數據確定:
在槳葉2的正投影方向上以槳轂1的中心為圓心的第一圓弧5與槳葉中心線10的交點B到第一圓弧5與隨邊4的交點C形成的弧長CB與第一圓弧5的半徑比為109.6/210;
在槳葉2的正投影方向上以槳轂1的中心為圓心的第二圓弧6與槳葉中心線10的交點D到第二圓弧6與隨邊4的交點E形成的弧長ED與第二圓弧6的半徑比為145.4/350;
在槳葉2的正投影方向上以槳轂1的中心為圓心的第三圓弧7與槳葉中心線10的交點F到第三圓弧7與隨邊4的交點G形成的弧長GF與第三圓弧7的半徑比為209.3/490;
在槳葉2的正投影方向上以槳轂1的中心為圓心的第四圓弧8與槳葉中心線10的交點H到第四圓弧8與隨邊4的交點K形成的弧長KH與第四圓弧8的半徑比為319.9/6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輝銳重工有限公司,未經大連輝銳重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9900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水下防碰撞拍攝用無人機
- 下一篇:導管式螺旋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