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外加自激振蕩電源的混合無線電能傳輸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81030.0 | 申請日: | 2018-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351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波;劉功俊;疏許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50/12 | 分類號: | H02J50/1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馮炳輝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耦合電 極板 發射電路 接收電路 自激振蕩電源 接收線圈 無線電能傳輸系統 無線電能傳輸 本實用新型 補償電容 發射線圈 內阻 傳輸距離 磁場耦合 電場耦合 副邊電感 副邊電路 負載供電 原邊電感 原邊電路 增加系統 遠距離 副邊 原邊 發射 | ||
1.一種基于外加自激振蕩電源的混合無線電能傳輸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連接的自激振蕩電源和發射電路以及相連接的接收電路和負載;所述自激振蕩電源的工作頻率隨著系統參數的變化進行自動調節,且最后穩定在系統的本征頻率;所述發射電路包括與原邊電路連接的耦合電極板及與該耦合電極板串聯連接的發射線圈和原邊補償電容,所述發射線圈包括串聯連接的原邊電感和發射電路內阻,所述發射電路內阻是指除副邊反射到原邊的電阻外的原邊電路所有內阻之和,所述原邊電感、原邊補償電容和發射電路內阻串聯連接構成RLC串聯諧振電路;所述接收電路包括與副邊電路連接的耦合電極板及與該耦合電極板串聯連接的接收線圈和副邊補償電容,所述接收線圈包括串聯連接的副邊電感和接收電路內阻,所述接收電路內阻是指接收電路所有元件的內阻之和,所述副邊電感、副邊補償電容和接收電路內阻串聯連接構成RLC串聯諧振電路;所述發射線圈和接收線圈同名端相反,它們之間通過磁場耦合傳輸電能,即所述發射線圈通過磁場耦合傳遞能量到接收線圈,所述發射電路的耦合電極板與接收電路的耦合電極板之間能夠產生位移電流,即所述發射電路的耦合電極板通過電場耦合傳遞能量到接收電路的耦合電極板,這樣電場和磁場傳遞的能量能夠同時給負載供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8103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