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礦井除塵脫硫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80095.3 | 申請日: | 2018-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449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宏偉;袁益平;孟傳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宏偉;袁益平;孟傳利 |
| 主分類號: | E21F5/00 | 分類號: | E21F5/00;E21F16/00;B01D47/06;B01D53/82;B01D53/50;C02F1/50;C02F10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愛智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王瑩 |
| 地址: | 553537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除塵脫硫裝置 上箱體 本實用新型 除塵脫硫室 除塵脫硫箱 出氣管道 進水管道 礦井 出氣口 橫隔板 下箱體 車體 除塵效果 污水凈化 依次排列 出氣罩 出水端 豎隔板 體積小 彎折的 彎折端 頂側 頂面 隔開 連通 節水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礦井除塵脫硫裝置,包括車體(1),所述車體(1)的頂面固定安裝有除塵脫硫箱(2)和污水凈化箱(3);所述除塵脫硫箱(2)通過彎折的橫隔板(23)分為上箱體(20)和下箱體(21);所述上箱體(20)的左側與進水管道(22)連通并且進水管道(22)的出水端靠近橫隔板(23)的彎折端,上箱體(20)的頂側設有出氣口,所述出氣口通過出氣管道(24)通過出氣管道(24)與出氣罩(25)連接;所述下箱體(21)內部從左到右依次排列設有數個除塵脫硫室(210),兩相鄰的除塵脫硫室(210)之間通過豎隔板(211)隔開。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種節水、體積小、結構簡單、除塵效果好的礦井除塵脫硫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礦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礦井除塵脫硫裝置。
背景技術
煤礦井下沿空留巷充填工藝中會產生大量粉塵,造成生產環境中的粉塵濃度嚴重超標,威脅著生產安全和工人的身體健康。由于礦井下空間狹窄且條件特殊,有的還存在燃爆風險,電除塵器和布袋除塵器等均不能用于礦井下,煤礦井下充填工藝中存在粉塵濃度超標問題。如何解決煤礦井下充填工藝中粉塵濃度超標的問題,國內外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進行了大量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對人員集中和粉塵濃度高的工作地點采取了包括噴霧除塵在內的各項除塵措施,也研究出了各種濕式除塵設備,但由于井下工作條件的特殊性,這些濕式除塵設備沒有同時克服體積大、結構復雜和除塵效率低的問題,效果均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種節水、體積小、結構簡單、除塵效果好的礦井除塵脫硫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礦井除塵脫硫裝置,包括車體,所述車體的頂面固定安裝有除塵脫硫箱和污水凈化箱;
所述除塵脫硫箱通過彎折的橫隔板分為上箱體和下箱體;所述上箱體的左側與進水管道連通并且進水管道的出水端靠近橫隔板的彎折端,上箱體的頂側設有出氣口,所述出氣口通過出氣管道通過出氣管道與出氣罩連接;所述下箱體底部為斜面結構并且下箱體內部從左到右依次排列設有數個除塵脫硫室,兩相鄰的除塵脫硫室之間通過豎隔板隔開,所述豎隔板固定安裝在橫隔板上;各個除塵脫硫室的底部相互連通,其中位于最左邊的除塵脫硫室和最右邊的除塵脫硫室均與上箱體連通,位于最右邊的除塵脫硫室設有進氣口,所述進氣口通過進氣管道與風機的一端連接,所述風機的另一端通過進氣管道與集氣罩連接;所述下箱體的前底側設有與各個除塵脫硫室連通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內設有集塵槽;
所述排水槽內設有第一泵,排水槽上設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穿設有排水管道,其中排水管道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泵連接,排水管道的另一端通過水凈化器與所述污水凈化箱連接。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車體,并在車體上設置除塵脫硫箱和污水凈化箱,進氣口處的風機將礦井中的氣體吸入至最右邊的除塵脫硫室中,同時高壓風機將從上箱體落下的水進行壓力霧化,霧化后的水霧和未清洗的氣體充分接觸,使氣體的除塵脫硫更加徹底;氣體脫硫完成后,經過出氣管道排出除塵脫硫箱外,同時,與氣體排污脫硫后的污水從下殼體流入到排水槽中,污水在再排水槽中經過第一泵從排水管道中進入到污水凈化箱中,經過水凈化器對污水再一次凈化。
設置的集塵槽可以放置石灰,石灰微溶于水,與氣體中的二氧化硫發生反應,完成脫硫,另外,氣體中的粉塵沉淀附著在石灰上,便于收集粉塵。
優選的技術方案,其附加技術特征在于:所述車體的頂面下凹形成廢渣收集槽,所述集塵槽由右向左傾斜向下設置,集塵槽的下端設有放塵門,所述廢渣收集槽位于所述放塵門的正下方。
通過打開放塵門,此時集塵槽中的石灰或者粉塵由右向左因重力掉入至廢渣收集槽中,有效避免了集塵槽因為石灰或者粉塵的堆積而堵塞。
優選的技術方案,其附加技術特征在于:所述集塵槽內設有與集塵槽的槽底方向平行的推桿,所述推桿的右端從集塵槽的右端穿出,推桿的右端設有握手部,推桿的左端設有矩形的刮塵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宏偉;袁益平;孟傳利,未經李宏偉;袁益平;孟傳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8009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反光效應的橡膠塑料礦用導風筒
- 下一篇:一種高射程自動降塵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