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酒店用智能溫濕度傳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77234.7 | 申請日: | 2018-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8611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4 |
| 發明(設計)人: | 譚皓元;嚴燁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創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27/02 | 分類號: | G05D2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聯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趙宇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溫濕度傳感器 繼電器 電性 空調系統 單片機 加濕器 本實用新型 互聯系統 客房 數據傳輸線 智能傳感器 監控平臺 手動調節 無線信號 現有裝置 運行狀態 顧客 識別器 智能化 房卡 自動化 改進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傳感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酒店用智能溫濕度傳感器,包括:空調系統、加濕器、繼電器;所述空調系統、加濕器與繼電器通過電性相連接;所述繼電器與單片機通過電性相連接;所述房卡識別器與單片機通過電性相連接;所述智能溫濕度傳感器與單片機通過電性相連接;所述智能溫濕度傳感器與智能互聯系統通過無線信號相連接;所述智能互聯系統與監控平臺通過數據傳輸線相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結構上的改進,具有結構設計簡單合理,智能化程度高,無需顧客手動調節客房內溫濕度,自動化程度高,根據顧客是否在客房內調整空調系統及加濕器的運行狀態,降低能耗,從而有效的解決了現有裝置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傳感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酒店用智能溫濕度傳感器。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水平的日益進步,人類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的提高,對家居智能化也有了渴求,智能家居在今后的市場將越來越大,而酒店也隨著人類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變得更加智能化。
但是,現有的酒店用溫濕度傳感器只具備檢測功能,只能檢測到酒店房間內實時的溫濕度,智能化程度不高,顧客只能根據房間內溫濕度手動啟動空調及加濕器,自動化程度較低,且無法根據顧客的去留自動調整空調及加濕器的狀態,能耗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酒店用智能溫濕度傳感器,以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有的酒店用溫濕度傳感器只具備檢測功能,只能檢測到酒店房間內實時的溫濕度,智能化程度不高,顧客只能根據房間內溫濕度手動啟動空調及加濕器,自動化程度較低,且無法根據顧客的去留自動調整空調及加濕器的狀態,能耗較高的問題和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與功效,由以下具體技術方案所達成:
一種智能酒店用智能溫濕度傳感器,包括:空調系統、加濕器、繼電器、房卡識別器、單片機、智能溫濕度傳感器、智能互聯系統、監控平臺、顯示屏、上殼體、安裝座、側空氣流動孔、功能按鍵、下殼體、背膠、電池槽、蓄電池、電池蓋;所述空調系統、加濕器與繼電器通過電性相連接;所述繼電器與單片機通過電性相連接;所述房卡識別器與單片機通過電性相連接;所述智能溫濕度傳感器與單片機通過電性相連接;所述智能溫濕度傳感器與智能互聯系統通過無線信號相連接;所述智能互聯系統與監控平臺通過數據傳輸線相連接;所述顯示屏設置在上殼體的上部,且顯示屏與上殼體通過鑲嵌方式相連接;所述功能按鍵位于顯示屏的下方,且功能按鍵與上殼體通過鑲嵌方式相連接;所述側空氣流動孔貫通設置在上殼體的兩側;所述下殼體位于上殼體的背部,且下殼體與上殼體通過固定螺絲相連接;所述安裝座設置在下殼體的兩側;所述背膠設置在下殼體的外壁上,且背膠與下殼體通過粘合方式相連接;所述電池槽設置在下殼體的下部,且蓄電池與電池槽通過嵌入方式相連接;所述電池蓋與電池槽通過卡合方式相連接;所述智能溫濕度傳感器內部電路板上集成有溫度傳感器模塊、濕度傳感器模塊、微控制器、定時模塊、數據傳輸模塊、無線信號發射模塊,且顯示屏、功能按鍵、蓄電池與電路板通過電性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智能溫濕度傳感器在酒店房間內至少設置有一處,且每個智能溫濕度傳感器都設置有與其相對應的空調系統、加濕器、繼電器、房卡識別器、單片機。
優選的,所述單片機的具體為STC89C52型單片機,且單片機與監控平臺之間通過數據傳輸線能夠進行數據交換。
優選的,所述安裝座共設置有六處,且安裝座在下殼體的兩側呈對稱狀分布。
優選的,所述背膠的兩面均涂覆有粘合劑。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創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創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7723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