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利工程生態支護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72436.2 | 申請日: | 2018-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628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4 |
| 發明(設計)人: | 趙永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永明 |
| 主分類號: | E02B3/06 | 分類號: | E02B3/06;E02B3/12 |
| 代理公司: | 青島致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陳體芝 |
| 地址: | 272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底板 鋪設 混凝土防水 上端 下端 耐腐蝕層 支護結構 綠化層 碎石砂 水利工程 本實用新型 砂墊層 擋板 生態 支撐結構 支護 崩塌 河岸 水土流失 承載 改造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利工程生態支護結構,包括混凝土防水墻,所述混凝土防水墻內設有空腔,所述混凝土防水墻的下端一側設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鋪設有砂墊層,所述砂墊層的一側鋪設有碎石砂層,所述碎石砂層的一端鋪設在底板的上端,所述碎石砂層的一側鋪設有耐腐蝕層,所述耐腐蝕層的下端鋪設在底板的上端,所述耐腐蝕層的一側鋪設有綠化層,所述綠化層的下端鋪設在底板的上端一側,所述綠化層上等間距設有三個擋板,所述混凝土防水墻的下端另一側固定有承載塊。本實用新型通過對水利工程生態支護結構的改造,解決了水土流失和河岸容易崩塌的問題,并且通過多種支撐結構進行支護,方便使用,適宜推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利工程生態支護結構。
背景技術
我國水土流失的危害已達到十分嚴重的程度,它是造成土地資源平衡失調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河道的護坡工程影響到河道暢通。植物的生長需要相對松軟的空間,在松軟的空間中才會有足夠的水和空氣保證植物存活。天然土質河岸帶由于受坡內的滲流作用和坡前水流的沖刷作用等多種因素共同影響容易崩塌。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水利工程生態支護結構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水利工程生態支護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水利工程生態支護結構,包括混凝土防水墻,所述混凝土防水墻內設有空腔,所述混凝土防水墻的下端一側設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鋪設有砂墊層,所述砂墊層的一側鋪設有碎石砂層,所述碎石砂層的一端鋪設在底板的上端,所述碎石砂層的一側鋪設有耐腐蝕層,所述耐腐蝕層的下端鋪設在底板的上端,所述耐腐蝕層的一側鋪設有綠化層,所述綠化層的下端鋪設在底板的上端一側,所述綠化層上等間距設有三個擋板,所述混凝土防水墻的下端另一側固定有承載塊,所述承載塊內等間距設有多個鋼筋,所述承載塊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固定有工型鋼,所述工型鋼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貫穿空腔的一端側壁并固定在空腔的另一端側壁上,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兩側均固定有檀托,所述檀托通過第三螺栓固定在空腔的一端側壁上,兩個檀托的一端共同固定有支撐架,所述工型鋼的兩側均固定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一側貫穿空腔的一端側壁并延伸至空腔內,所述混凝土防水墻和第一固定板的上端共同固定有固定架,所述承載塊的上端轉動連接有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上端設有第一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一端轉動連接在第一固定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滑塊,所述第二支撐桿內設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塊安裝在第一滑槽內,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側壁上等間距設有多個第二螺紋通孔,所述第一滑塊上設有和第二螺紋通孔相對應的限位孔,所述第二螺紋通孔內貫穿設有第四螺栓,且延伸至限位孔內。
優選地,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側設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內安裝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槽的一側設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上等間距設有多個第一螺紋通孔,所述第一螺紋通孔內貫穿設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塊的一端,所述連接件的一端固定在工型鋼的一端。
優選地,所述綠化層呈階梯狀分布。
優選地,所述承載塊內澆筑有混凝土。
優選地,所述連接件上的第一螺紋通孔有3-6個。
優選地,所述固定架的兩端通過第二螺栓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永明,未經趙永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7243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生態護坡
- 下一篇:一種可保護基體的智能升降式防浪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