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全密封風冷低氣壓工作機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71565.X | 申請日: | 2018-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131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詩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H05K5/06;H05K5/02;H05K9/00 |
| 代理公司: | 河北東尚律師事務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慶 |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莊***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主框架 電子設備 工作機箱 低氣壓 全密封 風道 風冷 電磁兼容性能 整體散熱性能 本實用新型 低氣壓環境 均熱板結構 小型無人機 分機 風道循環 風冷散熱 機箱散熱 內部腔體 散熱能力 散熱效率 送風組件 外部腔體 相對密封 后面板 機箱體 均熱板 前面板 散熱面 維修性 風扇 腔體 裝載 高空 引入 應用 | ||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全密封風冷低氣壓工作機箱,應用于多個無人機平臺,能夠滿足高空低氣壓環境條件下的需求。機箱散熱板引入均熱板技術,整體散熱性能好,由主框架、前面板、后面板組成。主框架分為內外兩個腔體,內部腔體裝載電子設備,外部腔體為風道,實現電子設備與風道的相對密封。同時,該機箱主框架的上下散熱面是均熱板結構,與前送風組件上的風扇分別形成了兩個風道循環,提高散熱效率。本機箱體積小,質量輕,維修性好,電磁兼容性能好,散熱能力強等優點,適用于小型無人機平臺上搭載的風冷散熱分機。
技術領域
基于ASAAC標準模塊的機載風冷機箱,它應用于多個體積小、質量輕的無人機平臺,能夠滿足沿海地區、高空低氣壓環境條件下的使用需求。
背景技術
無人機上使用的機載機箱一般要求體積小,質量輕,安裝方便。隨著功能模塊的耗散功率越來越大,ASAAC標準模塊機箱常選用液冷機箱架解決散熱問題。其散熱效率高、結構緊湊,但是質量重、對平臺的供液系統有一定的要求,不適用于小型、微型無人機上的使用。此外ASAAC標準模塊的風冷機箱選用的普通鋁板傳導散熱,散熱效率較低,ASAAC標準模塊與風道并未實現相對封閉,模塊與環境有直接接觸,抗腐蝕性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避免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體積小、質量輕的全密封風冷低氣壓工作機箱。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緊湊,屏蔽性好,抗腐蝕性強,散熱能力強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全密封風冷低氣壓工作機箱,其包括成矩形框體結構的主體框架1,位于主體框架1的兩端分別配裝有送風組件和后面板2,在主體框架1的任意兩個相對面上都分別設有散熱通道組,在每個散熱通道組的內面上都設有多個并列設置的導熱凸條7,每個導熱凸條7 與相鄰的導熱凸條7之間形成插槽,每對插槽之間都配裝入一個 ASAAC標準模塊4,多個ASAAC標準模塊4限位在散熱通道之間;
所述的散熱通道組由多個依次并列設置的且貫穿至主體框架兩端的散熱通道14組成。
優選的,所述的主體框架1是由上散熱板8、上蓋板10、左側板 12、右側板13、下散熱板9、下蓋板11通過真空釬焊而成的矩形方箱。
優選的,所述的送風組件包括送風盒3、風扇5、風扇盒蓋板6,所述的送風盒3配裝至主體框架的一端,風扇盒蓋板6與送風盒3形成一個盒體,風扇配裝在送風盒3內,在送風盒3和風扇盒蓋板6上開有多個風口。
本實用新型相比背景技術具有如下優點: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箱體采用全密封設計,焊接結構和密封連接結構形成了電子模塊封閉腔和散熱風道腔兩個相對密封的腔體。主體框架設計密封槽,密封槽內安裝雙峰密封條。前風道板加裝密封板,將風道和電子模塊封閉腔隔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機箱前面板設計為送風組件。送風組件是一個安裝風扇的凹形腔體,前部布置風扇進風口,頂部設計腔體缺口導流風扇冷空氣吹入主體框架的風道。在凹形腔體上設計蓋板將 ASAAC模塊安裝區域密封,并在蓋板上安裝風扇盲插的接插件。
本實用新型的整體體積小,質量輕。機箱充分運用了ASAAC標準模塊的優勢,使用楔形鎖緊的方式安裝,空間利用率高。機箱風扇安裝于送風組件內,可大大節省后面板接插件布局空間,很大程度地縮小了機箱體積。
本實用新型散熱能力強。上散熱板、下散熱板都引入均熱板技術,可解決由于單個或幾個模塊功耗過大導致的機箱散熱板局部過熱的問題,均熱板可將盒體傳導至機箱上的線熱源擴展到上下散熱板整面,此技術可大大提高散熱面積,提高風冷散熱效率。
本實用新型散熱通道組處的風道風阻均勻。機箱風道噪聲較低,同時還保證了散熱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7156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