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危險品罐式運輸車防撞吸能罩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69967.6 | 申請日: | 2018-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260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7 |
| 發明(設計)人: | 楊偉昌;張鵬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明珠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P3/22 | 分類號: | B60P3/22;B60R1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7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危險品 水杯蓋 本實用新型 內襯板 外蒙皮 罐體 罐式運輸車 填充物 防撞 吸能 泄露 吻合 重大交通事故 安裝耳 發生率 撞擊力 空腔 內腔 外周 填充 交通事故 合并 制作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危險品罐式運輸車防撞吸能罩,包括內襯板、外蒙皮和填充物,內襯板在內側、外蒙皮在外側疊合并與危險品罐尾部弧形相吻合的水杯蓋狀結構,該水杯蓋狀結構的內腔與危險品罐尾部相吻合,其外徑大于危險品罐尾部外徑,使水杯蓋狀結構能扣合在危險品罐的尾部上;內襯板與外蒙皮之間設有空腔,空腔內填充有填充物;水杯蓋狀結構的外周上設有安裝耳。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制作容易。采用本實用新型后,當罐體受到撞擊時,對罐體的撞擊力會大大減少,不會出現罐體泄露情況,危險品不泄露就不會造成二次交通事故,就大大降低了重大交通事故的發生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危險品罐式運輸掛車安全用部件,具體涉及一種危險品罐式運輸車防撞吸能罩。
背景技術
因危險品運輸掛車追尾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頻發,主要是因為交通事故中危險品泄露后造成的二次事故。例如:泄露的成品油在交通事故中燃燒,致使追尾的車輛燃燒來不及搶救;或者運輸劇毒類危險品泄露后對附近的人造成中毒等等。為了杜絕此類重大交通事故的發生,除了法律法規的健全和駕駛員的安全意識提高外還應該在罐式車結構上做文章,只要罐體不泄露就不會出現重大的交通事故。目前,罐體后部只有后保險杠,后保險杠一般設置的都比較矮,所以罐體后部沒有任何防護,當遇到高處的撞擊或撞擊力超過后保險杠承受能力的時候,就會直接損壞罐體,一旦罐體泄露就會造成二次事故的發生。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危險品罐式運輸車防撞吸能罩。
其技術方案是:一種危險品罐式運輸車防撞吸能罩,包括內襯板、外蒙皮和填充物,內襯板在內側、外蒙皮在外側疊合并與危險品罐尾部弧形相吻合的水杯蓋狀結構,該水杯蓋狀結構的內腔與危險品罐尾部相吻合,其外徑大于危險品罐尾部外徑,使水杯蓋狀結構能扣合在危險品罐的尾部上;所述內襯板與外蒙皮之間設有空腔,空腔內填充有填充物;所述水杯蓋狀結構的外周上設有安裝耳。
其中,所述內襯板及外蒙皮由厚度為2—8mm的鋁合金制成。
所述填充物為泡沫鋁。
所述內襯板與外蒙皮之間設有180—300mm的空腔。
所述水杯蓋狀結構的外徑大于危險品罐尾部外徑40—80mm。
所述安裝耳設為4—10個,均勻分布在水杯蓋狀結構的外周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優點: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制作容易。采用本實用新型后,當罐體受到撞擊時,大部分撞擊力都會被吸能罩吸收,對罐體的撞擊力會大大減少,不會出現罐體泄露情況,危險品不泄露就不會造成二次交通事故,就大大降低了重大交通事故的發生率。這樣不僅對罐車和司機起到保護作用,不會長時間影響交通,對周邊環境不會造成污染。并且安裝這種吸能罩相對于維修罐來說成本大大降低,便于更換維修效率也大大增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一種危險品罐式運輸車防撞吸能罩,包括內襯板1、外蒙皮2和填充物3,所述內襯板1及外蒙皮2由厚度為2—8mm的鋁合金制成。內襯板1在內側、外蒙皮2在外側疊合并與危險品罐尾部弧形相吻合的水杯蓋狀結構,該水杯蓋狀結構的內腔與危險品罐尾部相吻合,其外徑大于危險品罐尾部外徑尾部外徑40—80mm,使水杯蓋狀結構能扣合在危險品罐的尾部上;所述內襯板1與外蒙皮2之間設有180—300mm的空腔,空腔內填充有填充物3;所述填充物3為泡沫鋁。所述水杯蓋狀結構的外周上設有4—10個安裝耳4,均勻分布在水杯蓋狀結構的外周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明珠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明珠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6996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