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人體微環境降溫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68121.0 | 申請日: | 2018-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155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4 |
| 發明(設計)人: | 胡佳偉;郭秋明;冷超杰;陳淑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北方星空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00 | 分類號: | F24F1/00;A41D13/005 |
| 代理公司: | 煙臺上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劉志毅 |
| 地址: | 264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定塊 換熱器 散熱器 出水口 壓縮機 水泵 本實用新型 管路連接 降溫系統 吸水膜片 制冷主機 進水口 微環境 吸水部 殼體 電機 管路連接壓縮機 換熱器進水口 螺釘連接 制冷效果 降溫服 排水口 輸出端 臺階狀 體積小 吸水口 再連接 水管 電池 側面 配合 | ||
1.一種便攜式人體微環境降溫系統,包括降溫服,降溫服通過水管連接制冷主機和為制冷主機供電的電池,制冷主機包括殼體、安裝殼體內部的水泵、換熱器、壓縮機和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泵包括電機,電機的輸出端安裝吸水部,吸水部連接吸水膜片,吸水膜片再連接固定塊,吸水部、吸水膜片和固定塊通過螺釘連接;所述的固定塊為臺階狀,在第一層臺階上設置有與吸水膜片相配合的吸水口和排水口,在固定塊的一個側面上具有進水口和出水口,在固定塊的底面上設置有換熱器進水口和換熱器出水口,進水口通過固定塊內部管道接通固定塊的吸水口,固定塊的排水口通過固定塊內部管道接通換熱器進水口,換熱器出水口通過固定塊內部管道接通出水口;水泵與換熱器通過螺釘連接后安裝在殼體內的頂部,壓縮機安裝在殼體底部的中心,壓縮機通過管路連接換熱器,換熱器通過管路連接散熱器,散熱器通過管路連接壓縮機,壓縮機、換熱器和散熱器形成一個閉合的回路;固定塊的進水口和出水口分別安裝一個水管,水管穿出殼體并安裝一快速接頭;散熱器安裝在殼體內的側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人體微環境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包括U形的扣罩、安裝在扣罩上方的上蓋、安裝在扣罩下方的下蓋和用于封閉的蓋板;所述的下蓋上設置有風扇凹槽,風扇安裝在風扇凹槽內;且散熱器與扣罩平行,扣罩上設置有散熱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人體微環境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吸水部和吸水膜片、吸水膜片與固定塊、固定塊與換熱器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人體微環境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換熱器和壓縮機之間設置有儲液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人體微環境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溫服包括有外層面料和內層面料組成的對襟式背心主體、安裝在背心主體內部的循環管路和背心外部的快速接頭,所述的循環管路分為在左前身管路、右前身管路、左背部管路和右背部管路;左前身管路和右前身管路在背心主體的前側左右對稱的水平彎曲盤管且在胸部管路的水平方向長度大于腹部管路的水平方向長度,左前身管路和右前身管路都是由背部中心垂直向上繞過肩部后在前身盤管,左背部管路和右背部管路在背部的左側和右側垂直彎曲盤管;左前身管路、右前身管路、左背部管路和右背部管路的進水口和出水口都連接到背心主體外部的快速接頭上,且為先連接分水塊后再連接快速接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便攜式人體微環境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前身管路和左背部管路由一條管路盤旋而成并設置一個連接分水快的快速接頭;所述的右前身管路和右背部管路由一條管路盤旋而成并設置一個連接分水快的快速接頭。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便攜式人體微環境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前身管路和右前身管路成門式對稱。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便攜式人體微環境降溫系統,所述的管路采用內徑為2mm、外徑為4mm的管路。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便攜式人體微環境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接頭采用醫用級防漏CPC快速接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北方星空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煙臺北方星空自控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6812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空調系統末端送風裝置
- 下一篇:一種高效節能智能調控空調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