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新諾明衍生物合成的微流控反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60144.7 | 申請日: | 2018-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137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柏松;朱蕓瑩;魏嫻;吳琴;趙昆紅;盧佳麗;蔡宇琪;艾麗娜;薛婧;汪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1J19/00 | 分類號: | 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鼎信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 地址: | 550000 ***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反應器 中間容器 引流管 真空管 產物收集容器 本實用新型 抽真空裝置 衍生物合成 第二容器 第三容器 第一容器 反應裝置 微流控 新諾明 第一進液管 溶液流動 溶液輸送 生產過程 制藥 清洗 殘留 維護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新諾明衍生物合成的微流控反應裝置,主要涉及制藥技術領域。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第三容器、中間容器、產物收集容器、第一微反應器、第二微反應器,所述第一容器中設有第一引流管,所述第二容器中設有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三容器中設有第三引流管,所述中間容器中設有第四引流管,所述中間容器上設有第一進液管、第一真空管,所述第一真空管遠離中間容器的一端設有抽真空裝置,所述產物收集容器上設有第二真空管。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通過一個抽真空裝置即可提供生產過程中溶液流動所需的動力,能夠降低能耗,能夠減少溶液輸送管路與微反應器中液體的殘留,能夠便于微反應器的清洗與維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制藥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新諾明衍生物合成的微流控反應裝置。
背景技術
微反應器,即微通道反應器,其通常含有小的通道尺寸(當量直徑小于500μm)和通道多樣性,流體在這些通道中流動,并要求在這些通道中發生所要求的反應,現已廣泛應用于藥物生產領域。
目前,在實驗室制備新諾明衍生物時,常借助于兩組微反應器來進行,首先將新諾明甲苯溶液和芳香醛甲苯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推入其中一個微反應器中,通過中間容器收集該微反應器中的產物,再將中間容器中收集到的產物與丙二酸酯甲苯溶液推入另外一個微反應器中,在該微反應器的輸出端獲得新諾明衍生物,在上述制備過程中,溶液的流動完全依靠抽水泵來抽取,每一種溶液需要配備一個抽水泵,三個抽水泵同時啟動時,功耗較高,且在新諾明衍生物制備完成后,抽水泵無法將溶液輸送管路與微反應器中的液體完全抽出,在溶液輸送管路與微反應器中往往會殘留一定的液體,需要進行多次清洗,使用極為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新諾明衍生物合成的微流控反應裝置,它通過一個抽真空裝置即可提供生產過程中溶液流動所需的動力,能夠降低能耗,能夠減少溶液輸送管路與微反應器中液體的殘留,能夠便于微反應器的清洗與維護。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用于新諾明衍生物合成的微流控反應裝置,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第三容器、中間容器、產物收集容器、第一微反應器、第二微反應器,所述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第三容器、中間容器、產物收集容器上均設有橡皮塞,所述第一容器中設有第一引流管,所述第二容器中設有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三容器中設有第三引流管,所述中間容器中設有第四引流管,所述中間容器上設有第一進液管、第一真空管,所述第一真空管遠離中間容器的一端設有抽真空裝置,所述產物收集容器上設有第二進液管,所述產物收集容器上設有第二真空管,所述第二真空管、第一真空管均與抽真空裝置連通,所述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均與第一微反應器的輸入端連通,所述第一微反應器的輸出端與第一進液管連通,所述第三引流管、第四引流管均與第二微反應器的輸入端連通,所述第二微反應器的輸出端與第二進液管連通。
所述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第三引流管、第四引流管的底端均設有過濾器。
所述第一真空管、第二真空管上均設有壓力控制閥。
所述第一進液管、第二進液管上均設有流量控制閥。
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理工學院,未經貴州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6014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