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金相電解拋光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59080.9 | 申請日: | 2018-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190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代小號;郝曉軍;張廣興;鄭相鋒;王志永;王強;楊新軍;牛曉光;陶業成;陳雙雙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電鍋爐壓力容器檢驗中心 |
| 主分類號: | C25F3/16 | 分類號: | C25F3/16;C25F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技城***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陰極外殼 陰極電極 電解拋光 陰極導線 連接體 陰極組件 底端 本實用新型 使用壽命 外界物質 陽極組件 棉花 電連接 誤操作 有效地 折斷 起火 申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金相電解拋光儀,包括連接體及設置在連接體相對兩端的陰極組件和陽極組件,陰極組件包括陰極外殼、陰極電極及設置在陰極外殼內,且與陰極電極電連接的陰極導線,陰極外殼的頂端與連接體連接,陰極外殼的底端與陰極電極連接。在本申請提供的金相電解拋光儀中,由于陰極導線位于陰極外殼內,避免外界物質碰撞陰極導線,減少陰極導線折斷的情況,由于陰極外殼的底端與陰極電極連接,即使誤操作引起棉花起火也可以方便的將棉花與陰極電極分開,有效地延長了金相電解拋光儀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材料金相檢驗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金相電解拋光儀。
背景技術
金相檢驗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材料檢驗方法,在材料的生產、加工、使用過程中均可能會用到,而且不僅在實驗室可以進行金相檢驗,在實驗室以外也需要做金相檢驗。材料金相檢驗的過程包括打磨、拋光、浸蝕、觀察四個過程,其中拋光是很重要的一步,拋光的效果直接影響后續的結果,拋光包括機械拋光、化學拋光、電解拋光,其中電解拋光以其拋光效果好、速度快在實驗室以外廣泛使用。
電解拋光儀有接電式的,也有電池式的,接電式電解拋光儀需要外接電源,電池式的不用外接電源,現場拋光過程如下,拋光儀輸出恒定的電流電壓給拋光的陽極(工件)和陰極(拋光筆),拋光筆前端是個套筒,將棉花塞入套筒中,再將棉花浸滿拋光液,通電之后棉球和工件表面接觸的部位就可以被拋光。
然而無論是接電式的還是電池式的,均需要電解拋光電源,傳統的電解拋光電源雖然可以在較寬的范圍內調節電流電壓,但是體積較大,便攜程度差;拋光筆前端套筒中棉花的松緊程度不好掌握,太緊或太松均會影響拋光過程,而且如果這時電流過大的話容易起火,而且起火后棉花還不能及時取出,只能等棉花燒完;拋光的陽極和陰極通過導線與拋光電源連接,在實際使用中電線容易折斷,導致金相電解拋光儀的使用壽命較短。
因此,如何延長金相電解拋光儀的使用壽命,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金相電解拋光儀,該金相電解拋光儀的使用壽命延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金相電解拋光儀,包括連接體及設置在所述連接體相對兩端的陰極組件和陽極組件,所述陰極組件包括陰極外殼、陰極電極及設置在所述陰極外殼內,且與所述陰極電極電連接的陰極導線,所述陰極外殼的頂端與所述連接體連接,所述陰極外殼的底端與所述陰極電極連接。
優選地,所述連接體包括握持部及設置在所述握持部兩端的陰極安裝柱和陽極安裝柱,所述陰極外殼的頂端套設在所述陰極安裝柱外側,所述陽極組件的頂端與所述陽極安裝柱連接,所述握持部內部設有電池及與所述電池電連接的恒流恒壓模塊,所述恒流恒壓模塊與所述陰極導線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陰極組件還包括與所述陰極外殼螺紋連接,且端部能夠與所述陰極安裝柱側壁抵接的螺紋緊固件,所述陰極安裝柱為圓形柱體,所述陰極安裝柱與所述陰極外殼間隙配合。
優選地,所述陰極導線為柔性導線,且在所述陰極外殼內呈螺旋狀布置,所述陰極電極的側壁密封所述陰極外殼的底端。
優選地,所述陰極外殼的底壁周向長度向靠近所述陰極電極方向逐漸縮小。
優選地,所述陽極組件包括陽極外殼、陽極電極及安裝在所述陽極電極底端的陽極頭,所述陽極電極位于所述陽極外殼內,且與所述恒流恒壓模塊電連接,所述陽極外殼與所述陽極安裝柱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陽極組件還包括套設在所述陽極電極外側的限位彈性件,所述陽極電極的底端設有用于與所述限位彈性件底端連接的平臺,所述陽極頭位于所述平臺下方,所述限位彈性件的頂端與所述陽極安裝柱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陽極安裝柱套設在所述陽極電極外側,且與所述陽極電極間隙配合。
優選地,所述限位彈性件為彈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電鍋爐壓力容器檢驗中心,未經國電鍋爐壓力容器檢驗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5908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