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能源汽車高速行駛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33459.2 | 申請日: | 2018-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025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5 |
| 發明(設計)人: | 錢勁松;孫毛兵;徐志強;張恒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日(無錫)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37/02 | 分類號: | B62D37/02;B62D35/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許方 |
| 地址: | 214104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能源汽車 高速行駛 導流板 保護裝置 空氣動力學原理 本實用新型 電控伸縮桿 行駛安全性 電控裝置 高速流動 空氣導流 引流 引入 導流區 貼合力 下掛式 下壓力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能源汽車高速行駛保護裝置,基于空氣動力學原理,引入下掛式空氣導流電控裝置,基于新能源汽車(1)底部所設計各個同步工作的電控伸縮桿(4),設計引入導流板(2),在車輛高速行駛時,通過對導流板(2)的下降,實現新能源汽車(1)底部與導流板(2)之間的導流區,針對車底的空氣進行引流,有效提高車輛與地面之間貼合力,即通過高速流動的空氣,提高新能源汽車(1)對地面的下壓力,將新能源汽車(1)牢牢壓在地面上,提高高速行駛過程中車輛的行駛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能源汽車高速行駛保護裝置,屬于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程中,不僅要考慮能源的可持續提供,還需要考慮實際行車的安全性,尤其是高速行駛中的車輛安全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空氣動力學原理,引入下掛式空氣導流電控裝置,通過對車底空氣引流,能夠有效提高車輛與地面之間貼合力,提高高速行駛安全性的新能源汽車高速行駛保護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新能源汽車高速行駛保護裝置,用于針對新能源汽車在高速行駛下提供保護;包括導流板和控制模塊,以及分別與控制模塊相連接的控制按鈕、至少兩個電控伸縮桿;其中,控制模塊連接車載電源進行取電,并由控制模塊分別為控制按鈕、以及各個電控伸縮桿進行供電;控制模塊設置于新能源汽車內部,控制按鈕設置于新能源汽車的駕駛室內;導流板的長與新能源汽車的長相適應,導流板的寬與新能源汽車兩側車輪間的間距相適應;各個電控伸縮桿的電機分別通過支架、內嵌固定設置于新能源汽車的底部,且各個電控伸縮桿沿新能源汽車前后邊的中心連線、彼此相鄰等間距分布,各個電控伸縮桿上伸縮桿的頂端豎直向下,導流板位于新能源汽車底部的下方,且導流板兩側長邊的位置分別與新能源汽車兩側長邊的位置分別對應,以及導流板兩端寬邊的位置分別與新能源汽車兩端寬邊的位置分別對應;各個電控伸縮桿上伸縮桿的頂端沿導流板兩寬邊中點連線、與導流板的上表面相固定連接,各個電控伸縮桿在控制模塊的控制下同步工作;導流板在各個電控伸縮桿的同步工作下、以水平姿態在豎直方向上下移動,并且各個電控伸縮桿上伸縮桿同步工作縮短至最短長度時,導流板與新能源汽車底部相接觸,以及各個電控伸縮桿上伸縮桿同步工作伸長至最大長度時,導流板與新能源汽車底部之間的間距為預設導流間距,且該預設導流間距小于新能源汽車底部與底面之間的最小距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各個電控伸縮桿均為無刷電機電控伸縮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導流板為鋁合金材質制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控制模塊為微處理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微處理器為ARM處理器。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新能源汽車高速行駛保護裝置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1)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新能源汽車高速行駛保護裝置,基于空氣動力學原理,引入下掛式空氣導流電控裝置,基于新能源汽車底部所設計各個同步工作的電控伸縮桿,設計引入導流板,在車輛高速行駛時,通過對導流板的下降,實現新能源汽車底部與導流板之間的導流區,針對車底的空氣進行引流,有效提高車輛與地面之間貼合力,即通過高速流動的空氣,提高新能源汽車對地面的下壓力,將新能源汽車牢牢壓在地面上,提高高速行駛過程中車輛的行駛安全性;
(2)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新能源汽車高速行駛保護裝置中,針對各個電控伸縮桿,均進一步設計采用無刷電機電控伸縮桿,使得整個設計的新能源汽車高速行駛保護裝置在實際應用過程當中,能夠實現靜音工作,體現了人性化設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日(無錫)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新日(無錫)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3345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