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度可調的大蒜去薹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32619.1 | 申請日: | 2018-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799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趙永滿;袁志峰;陳永成;宋海草;丁龍朋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河子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7/06 | 分類號: | A01G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832000 新疆維吾爾自治***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蒜 刀具 電動機 聚禾器 轉軸 擋板 高度可調 傳動帶 活動槽 車輪 花苞 本實用新型 可拆卸裝置 對稱設置 弧形設計 視覺效果 支撐機架 作業要求 蒜薹 下端 灑落 張開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度可調的大蒜去薹機,包括車輪、電動機、活動槽、機架、傳動帶、轉軸、擋板、刀具、聚禾器,四個車輪兩兩對稱設置于聚禾器之后,電動機為可拆卸裝置,電動機通過傳動帶與轉軸相連,四個活動槽分別位于四個支撐機架的中間,轉軸下端連接著刀具,刀具為弧形設計,兩個聚禾器呈一定角度向外張開,刀具兩側分別裝有擋板,該設計便于控制大蒜去薹機的工作高度,能使去掉的蒜薹花苞不隨意灑落,具有結構簡單、工作視覺效果好、效率較高等特點,能夠滿足大蒜去薹的作業要求。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高度可調的大蒜去薹機。
背景技術
大蒜原產地在西亞和中亞,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把大蒜帶回國安家落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經人工栽培繁育,具有抗癌功效,深受大眾喜食。大蒜是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料,在烹調魚、肉、禽類和蔬菜時有去腥增味的作用,特別是在涼拌菜中,既可增味,又可殺菌。習慣上,人們平時所說的“大蒜”,是指蒜頭而言的。目前,中國大蒜產量占全球總量的70%以上,每年種植面積在70萬公頃左右,全國種植的大蒜70%以上以收蒜頭為主,蒜薹為輔,為了不影響蒜頭的產量,必須適時去掉蒜薹頂的花苞部分。但是目前的大蒜去薹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人工作業模式的勞動成本高且效率低下。因此發明一種操作簡單、成本低廉的大蒜去薹機是十分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高度可調的大蒜去薹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操作簡單,成本低廉。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度可調的大蒜去薹機,包括高度可調的行走機構和去薹機構,所述高度可調的行走機構包括車輪、機架、和活動槽,所述去薹機構包括電動機、傳動帶、轉軸、擋板、刀具和聚禾器,所述活動槽位于支撐機架的中間,所述的的車輪位于聚禾器之后,所述的電動機通過傳動帶與轉軸相連接,所述的刀具在轉軸的下端,刀具兩側分別裝有擋板,所述的兩個聚禾器位于機械的前端。
進一步地,活動槽有四個,分別位于四個支撐機架的中間,可以通過對活動槽的位置固定來調節機架的高低。
進一步地,所述的車輪有四個,兩兩對稱設置于聚禾器之后,該設計可以保護保護蒜苗不被輪子壓倒。
進一步地,所述的電動機屬于可拆卸裝置,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讓傳動帶與電動機相連還是與牽引機器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的刀具為弧形設計,在進行大蒜去薹作業時打下的花苞會由于離心力,向刀具兩側拋灑,被刀具兩側的擋板擋下。
進一步地,所述的兩個聚禾器呈一定角度向外張開,位于機械的前端,能夠更高效率地進行大蒜去薹作業,并保護蒜苗不被輪子壓倒。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解決了大蒜機械化去薹問題,具有結構簡單、工作效率高和可根據地面高低變化及大蒜生長狀況進行刀具高度調整等優點,能滿足大蒜去薹的作業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附圖標記中:1.車輪;2.電動機;3.活動槽;4.機架;5.傳動帶;6.轉軸;7.擋板;8.刀具;9.聚禾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河子大學,未經石河子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326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溫室大棚用補光裝置
- 下一篇:一種園林綠化帶平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