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推拉式混凝土試模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32178.5 | 申請日: | 2018-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820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8 |
| 發明(設計)人: | 郭夢圓;任翔;姚兆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底板 短螺絲 推拉式 把手 本實用新型 底板上表面 混凝土試模 擋板 板插接 板底端 螺孔旋 滑動 板背 插接 空腔 螺孔 省力 凸板 凸起 推拉 混凝土 平行 兩邊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推拉式混凝土試模,包括底板、第一U型框架板、第二U型框架板、短螺絲、螺孔、凹槽、把手、擋板等,所述底板上表面平行的兩邊邊側設有凹槽,所述第一U型框架板和第二U型框架板底端設有的凸起置于底板的凹槽內,第一U型框架板的空腔與第二U型框架板的凸板通過滑動進行插接,并利用短螺絲與螺孔旋緊,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通過U型框架板背側設有的把手推拉進行第一U型框架板和第二U型框架板插接或分離,操作簡單省力,避免對試樣的破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試模,具體是一種推拉式混凝土試模。
背景技術
混凝土作為一種土木工程材料,是由水泥、砂、石等材料與水按一定比例配合攪拌而成。在建筑領域常被用于制成塊狀試樣,因此需要特定的模具來進行。傳統意義上的混凝土試模底板和側模是一體的,拆模時需要敲擊才能使混凝土試塊脫落,這樣不僅費時費力,還容易造成試塊表面及棱角破壞。目前常用的組裝式試模,由于零件多,使得安裝和拆卸時較為繁瑣,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需要提出一種新的更為方便省力的混凝土試模。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推拉式混凝土試模,可以更為方便的取出混凝土試塊,避免了安裝與拆卸的繁瑣程序,方便省力。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推拉式混凝土試模,主要由第一U型框架板1、第二U型框架板2和底板3組成,所述底板3上表面平行的兩邊邊側設有凹槽301,所述第一U型框架板1、第二U型框架板2底端設有凸起4并置于底板上表面的凹槽301內,第一U型框架板1兩側設有空腔101且空腔外側面設有螺孔5,第二U型框架板2 兩側設有凸板201且凸板上設有上下兩個相同螺孔5,第一U型框架板1與第二 U型框架板2通過短螺絲6和螺孔5相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通過U型框架板背側設有的把手7推拉進行第一U型框架板1和第二U型框架板2插接或分離。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U型框架板1兩外側面設有的螺孔5與所述第二U型框架板2凸板201上螺孔5一致,第一U型框架板1和第二U型框架板2插接后使其螺孔5在水平方向重合。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U型框架板1兩側的空腔101寬度,相比第二U型框架板2兩側的凸板201厚度多2mm,所述第一U型框架板1兩側的空腔101深度和第二U型框架板2兩側凸板201長度在數值上相等。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U型框架板1和第二U型框架板2兩側后端下部設有擋板8,防止U型框架板在底板3凹槽301內前后移動。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體現在:通過第一U型框架板1、第二U型框架板2和底板的連接,實現了混凝土試模的安裝。脫模時僅需拆下螺絲,通過拉動U型框架板背側設有的把手進行第一U型框架板1和第二U型框架板2的分離即可,操作簡單省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整體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底板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底板側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一U型框架板1主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二U型框架板2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理工大學,未經安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3217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巖土試驗用細河砂篩分裝置
- 下一篇:一種帶有防腐劑加注裝置的集尿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