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竹紅菌素光敏劑微囊顆粒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28081.7 | 申請日: | 2018-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033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4 |
| 發明(設計)人: | 呂小輝;束震;曾衛國;許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旭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25/28 | 分類號: | A01N25/28;A01N35/06;A01N43/08;A01P3/00;A01P1/00;A01P7/04;A61K41/00;A61K9/52;A61K9/50;A61K47/04;A61K47/40;A61K47/46;A61P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楊紅梅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竹紅菌素 微囊顆粒 光敏劑 二胺 介孔 酵母菌細胞壁 本實用新型 柔韌性 雙層壁材 雙層囊壁 微囊技術 圓形顆粒 環糊精 包覆 控釋 囊壁 囊芯 球囊 吸附 制備 微生物 儲存 釋放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竹紅菌素光敏劑微囊顆粒,屬于微生物微囊技術領域,該竹紅菌素光敏劑微囊顆粒,為圓形顆粒,包括吸附有竹紅菌素的二胺化MCM?41介孔球囊芯和包覆在囊芯表面的雙層囊壁層,囊壁層從里到外包含酵母菌細胞壁層和β?環糊精層,制備的竹紅菌素光敏劑微囊顆粒具竹紅菌素的功效,通過控制二胺化MCM?41介孔球的孔徑控釋竹紅菌素的釋放速率,且雙層壁材層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和柔韌性,具有易儲存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微生物微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竹紅菌素光敏劑微囊顆粒。
背景技術
竹紅菌素一種新型光敏劑和血卟啉衍生物相比,具有原料易得易純化、三重態量子產率高、單重態氧量子產率高、光毒性高、暗毒性低、從正常組織的排出速度快等優點,關于朱紅菌素作為光敏劑的專利文獻報道很多,如中國專利公開號CN1452956A,竹紅菌素作為光敏劑治療淺層微血管疾病,中國專利公開號CN1481680采用竹紅菌素作為光敏劑制備光活化農藥。由于對光的敏感性,直接使用竹紅菌素會產生原料的浪費,降低竹紅菌素的功效。
微囊化技術一般指利用物理、化學以及物理化學或生物學的方法將化學物質或生物材料包覆在囊壁材料中,使其緩慢釋放甚至控制釋放。微囊化具有以下主要優勢:1)保護敏感的有效成分,減少空氣、光等環境因素的影響;2)其常見狀態為干粉或微囊懸浮劑,溶劑用量相對較少,可降低環境壓力及減少資源浪費;3)可顯著降低對高等動物、非靶標生物等的毒性;4)可延緩芯材釋放,延長持效期;5)可減少或掩蔽不良氣味等。通過微囊化技術可以很好制備出具有緩釋性能的多功能微囊顆粒。
實用新型內容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竹紅菌素光敏劑微囊顆粒,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竹紅菌素光敏劑微囊顆粒,為圓形顆粒,包括囊芯、包覆在囊芯表面的囊壁層,所述的囊芯為吸附有竹紅菌素的二胺化MCM-41介孔球,所述的囊壁層從里到外包含酵母菌細胞壁層和β-環糊精層。
優選的,所述圓形顆粒的粒徑為0.1-0.2mm。
優選的,所述二胺化MCM-41介孔球的球徑為100-150nm,孔徑為10-20nm。
優選的,所述β-環糊精層的厚度為10-15μ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采用二胺化MCM-41介孔球作為載體,由于其均一且在納米尺度上聯系可調變的孔徑、較大的比表面積和孔容,規則有序的六方孔道結構和水、熱、電穩定性好的特點,即可以通過孔徑大小來調節竹紅菌素的釋放速率,并對吸附在孔道內的竹紅菌素進行結構性能的保護作用。
2.本實用新型中采用酵母菌細胞壁和β-環糊精層作為囊壁層采用雙層壁材結構,提高整個顆粒的穩定性和完整性,防止顆粒在運輸過程中由于擠壓而導致芯材的流失,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且壁材對環境無污染,具有綠色環保的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1.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竹紅菌素光敏劑微囊顆粒結構示意圖;
1、囊芯,2、囊壁層,11、竹紅菌素,12、二胺化MCM-41介孔球,21、酵母菌細胞壁層,22、β-環糊精層。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旭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旭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2808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