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裝配式高延性混凝土剪力墻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17768.0 | 申請日: | 2018-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198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鄧明科;葉旺;馬福棟;李彤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B2/00 | 分類號: | E04B2/00;E04B1/98;E04H9/02;C04B28/02;C04B111/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江琴賢 |
| 地址: | 710055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延性 墻趾 搭接段 剪力墻 混凝土剪力墻 本實用新型 連接結構 裝配式 縱筋 混凝土 預制鋼筋混凝土 工廠生產過程 后澆混凝土 混凝土連接 安裝套筒 便于安裝 高烈度區 技術措施 抗震性能 生產效率 施工工序 現場施工 粘結性能 縱向鋼筋 加勁肋 加強件 支撐段 灌漿 搭接 底端 對孔 剪力 錨固 內空 下層 預制 鋼筋 上層 支撐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裝配式高延性混凝土剪力墻連接結構,包括預制鋼筋混凝土剪力墻,剪力墻底端中部預制有底部墻趾形成支撐段,兩端上下端為搭接段縱筋,底部墻趾內部間隔設有加勁肋,上層剪力墻通過底部墻趾支撐在下層剪力墻上,兩端通過搭接段縱筋和錨固加強件搭接連接,連接后兩端搭接段后澆高延性混凝土,底部墻趾內空腔后澆混凝土。本實用新型在工廠生產過程中不需要安裝套筒以及相應的技術措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現場施工時不需要鋼筋對孔、灌漿,因此減少施工工序、便于安裝。同時高延性混凝土超高的強度和粘結性能,可以大幅度縮短縱向鋼筋的搭接長度,使新舊混凝土連接可靠,構件抗震性能提高,可以在高烈度區使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裝配式高延性混凝土剪力墻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是由預制構件通過可靠的方式進行連接并現場后澆混凝土、水泥基灌漿料形成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筋套筒灌漿連接和鋼筋漿錨搭接連接是目前常用的兩種鋼筋連接方法。但由于裝配式剪力墻構件體積大、質量重、連接構造復雜,再加上中國的建筑行業勞動力水平較低,加大了精細化程度要求較高的裝配式建筑施工的難度,因此,套筒灌漿連接和約束槳錨連接均存在對中困難,操作復雜等缺點,施工中鋼筋一旦沖突或誤差較大將無法進行安裝,影響工期,造成浪費。
工程上常用的鋼筋連接方法均需要在工廠預制成孔,由于剪力墻構件的縱向鋼筋數量眾多,加之制作過程中的偏差,施工現場經常出現鋼筋對不上孔的情況。為了施工方便,工人采取一些違規方法處理,為工程質量埋下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裝配式高延性混凝土剪力墻連接結構及連接方法。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裝配式高延性混凝土剪力墻連接結構,包括預制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剪力墻包括縱向鋼筋和澆筑孔道,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剪力墻底端中部預制有底部墻趾形成支撐段,兩端為搭接段,兩端的縱向鋼筋均穿過預制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的上下端形成搭接段縱筋,所述澆筑孔道預設在預制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支撐段至少有兩個澆筑孔道,每個搭接段至少有一個澆筑孔道;
所述底部墻趾兩側端封閉,內部間隔設有加勁肋形成空腔,該空腔與支撐段的澆筑孔相通,上層預制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通過底部墻趾支撐在下層預制鋼筋混凝土剪力墻上,兩端通過搭接段縱筋和錨固加強件搭接連接,連接后兩端搭接段后澆高延性混凝土,底部墻趾內空腔后澆混凝土。
所述錨固加強件包括錨固板和螺旋箍筋,所述錨固板設于搭接段縱筋端頭,所述螺旋箍筋設于搭接段縱筋搭接處。
所述底部墻趾高度大于300mm,厚度大于20mm,長度為剪力墻總長度的1/2~3/4。
所述加勁肋厚度大于20mm,長度為40~60mm,間距大于100mm。
所述搭接段縱筋的搭接長度為8~15倍的縱向鋼筋直徑。
所述錨固板為圓形或方形鋼板,厚度為10~20mm,直徑或邊長為縱向鋼筋的2~3倍。
所述螺旋箍筋直徑為4~8mm,螺旋箍筋肢距為30~80mm,環向直徑為2~4倍的縱向鋼筋直徑。
所述澆筑孔道設于預制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高度方向的1/3~1/2處,截面為80~150mm的正方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該種連接方式在現場施工時不需要鋼筋對孔、灌漿,因此減少施工工序、無需專業人員、便于安裝、質量容易控制、符合我國現狀。
(2)預制構件在工廠生產過程中不需要安裝套筒以及相應的技術措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未經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1776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