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氣胸胸腔閉式引流排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14109.1 | 申請日: | 2018-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5115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9 |
| 發明(設計)人: | 虞玉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虞玉蘭 |
| 主分類號: | A61M1/04 | 分類號: | A61M1/04 |
| 代理公司: | 六安眾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熊偉 |
| 地址: | 237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排氣管 引流管 胸腔閉式引流 單向膜瓣 排氣內管 排氣裝置 引流袋 引流口 封蓋 氣胸 本實用新型 圓柱狀結構 安全性能 瓣膜結構 單向導氣 單向流通 降低裝置 排水口 舒適度 逆行 瓣膜 導管 內壁 病菌 開口 攜帶 |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種新型氣胸胸腔閉式引流排氣裝置,包括引流袋、引流管和排氣管,所述的排氣管設為圓柱狀結構,排氣管一端通過引流口與引流管連接,引流管固定在引流口處的排氣內管內部,引流管出口處的排氣內管內壁上設有氣體單向流通的單向膜瓣,所述的單向膜瓣的瓣膜設為多個開口的瓣膜結構,排氣管另一端設有單向導氣的封蓋,所述的引流袋通過導管與封蓋中心的排水口連接,能夠有效的降低裝置的體積,減少重量,方便攜帶和固定,并且能夠防止病菌逆行,同時不需要每日更換,延長更換時間,增加病人的舒適度,安全性能增加。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品方面領域,主要涉及到醫療閉式引流排氣方面的改進和設計,尤其時涉及一種新型氣胸胸腔閉式引流排氣裝置。
背景技術
醫用中對病人進行胸腔引流時,在傳統胸腔閉式引流后,引流管末端接水封瓶,需要每天進行更換,并且引流瓶和水在一起重量較重,引流管容易死脫落,并且攜帶不便,傾倒時還會導致氣體逆流進入胸腔,嚴重時會影響病人的治療,同時每日進行更換,在很大程度上浪費資源。
因此,提供一種新型氣胸胸腔閉式引流排氣裝置,通過在引流管出口處設置單向膜瓣,使胸腔內的氣體只進不出,呼氣是氣體流出,膜瓣開放,不需要水進行隔離,能夠有效的降低裝置的體積,減少重量,方便攜帶和固定,并且能夠防止病菌逆行,同時不需要每日更換,延長更換時間,增加病人的舒適度,安全性能增加,就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氣胸胸腔閉式引流排氣裝置,通過在引流管出口處設置單向膜瓣,使胸腔內的氣體只進不出,呼氣是氣體流出,膜瓣開放,不需要水進行隔離,能夠有效的降低裝置的體積,減少重量,方便攜帶和固定,并且能夠防止病菌逆行,同時不需要每日更換,延長更換時間,增加病人的舒適度,安全性能增加。
為解決背景技術中所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氣胸胸腔閉式引流排氣裝置,包括引流袋、引流管和排氣管,所述的排氣管設為圓柱狀結構,排氣管一端通過引流口與引流管連接,引流管固定在引流口處的排氣內管內部,引流管出口處的排氣內管內壁上設有氣體單向流通的單向膜瓣,所述的單向膜瓣的瓣膜設為多個開口的瓣膜結構,排氣管另一端設有單向導氣的封蓋,所述的引流袋通過導管與封蓋中心的排水口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排氣內管與引流口之間通過卡緊塊連接,所述的卡緊塊對稱設置在排氣內管的兩側,卡緊塊與排氣管上的卡緊槽進行卡緊連接,通過卡緊塊對排氣內管進行固定,能夠增加固定時的穩定性。
優選地,所述的卡緊塊設為傾斜回字形結構的卡緊塊,卡緊槽與卡緊塊的形狀相對應,且卡緊塊使用的是高彈性的醫用聚乙烯塑料。
優選地,所述的引流口處設有纏繞帶,所述的纏繞帶一端固定在引流口邊上,纏繞帶另一端緊密纏繞在引流管外壁上,通過纏繞帶對引流管的纏繞連接,能夠有效的增加引流管的固定強度,防止在使用時出現引流管的脫落,增加使用時的安全性。
優選地,所述的封蓋設為斗型結構,且封蓋處的排水口內設有自鎖式的卡緊開關,通過斗型結構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將排氣管內的水進行排出,避免排氣管內液體殘留。
優選地,所述的瓣膜的數量是5瓣或7瓣,通過對瓣膜數量的限定能夠在對氣體單向引流的同時,增加反向閉合阻止的效率和精度。
優選地,所述的引流管與單向膜瓣之間的排氣內管內壁上設有用于引流管限位的限位塊,能夠有效的防止引流管對排氣內管內的單向膜瓣造成損壞,延長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夠使胸腔內的氣體只進不出,呼氣是氣體流出,膜瓣開放,不需要水進行隔離,能夠有效的降低裝置的體積,減少重量,方便攜帶和固定,并且能夠防止病菌逆行。
2)、同時不需要每日更換,延長更換時間,增加病人的舒適度,安全性能增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虞玉蘭,未經虞玉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141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