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核電站控制棒驅動機構性能測試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12363.8 | 申請日: | 2018-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188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0 |
| 發明(設計)人: | 鄭鵬尚;趙大威;張曙光;程星福;許化珍;趙燦松;張洪偉;張鴻平;應永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21C17/10 | 分類號: | G21C1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夏正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韓登營;張煥亮 |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遠程控制箱 位切換 控制棒驅動機構 連接器 性能測試系統 反應堆廠房 棒控系統 控制箱 核電站 分區 控制信號接收 本實用新型 路模擬開關 麥克風選擇 麥克風 串口方式 線纜傳輸 線纜連接 線路設計 信號確認 遠程通信 輸出端 通信箱 象限 轉發 指令 傳輸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核電站控制棒驅動機構性能測試系統,包括設置于棒控設備房間的棒控系統和設置在反應堆廠房的棒位切換系統,棒控系統包括:遠程控制箱;遠程通信箱,與遠程控制箱連接;棒位切換系統包括:本地通信箱,與遠程控制箱通過所述線纜連接,接收麥克風選擇指令并轉發至與其連接的本地控制箱;將麥克風按照象限等分為4個分區,各分區分別對應連接一個連接器;還包括4路模擬開關,各路開關的控制信號接收端與本地控制箱連接,輸出端各連接一所述連接器。由上,采用線纜傳輸的方式,相較于現有技術以串口方式進行傳輸,不需要反應堆廠房的棒位切換系統的信號確認。這樣,降低了線路設計的復雜性,提高了操作的實用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核反應堆堆芯測量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核電站控制棒驅動機構性能測試系統。
背景技術
電流在線監測診斷柜(RGL)作為反應堆控制系統的主要部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根據電網負荷的變化,相應提升或插入控制棒以調節堆芯的反應性,從而控制堆芯溫度和核功率,保護反應堆,確保堆芯安全。
反應堆長棒控制系統通過控制控制棒驅動機構(CRDM)動作,進而控制控制棒的動作,改變堆芯反應性。控制棒驅動機構由一套機電傳動裝置組成,其中三個電磁線圈通過鉤爪與傳動軸上槽紋的配合作用,使傳動軸和控制棒束作步進式移動。
核電站控制棒驅動機構性能測試試驗是通過從電源柜(PWE)的電流測孔獲取控制棒驅動機構不同線圈的電流波形,與從麥克風獲得的控制棒振動信號通過電流在線監測診斷柜試驗臺進行同一時域復合,并自動分析控制棒驅動機構的動作延時,判斷每一動作點是否符合技術規格要求,同時生成報告。
現有技術如申請號為201611110552.3的中國發明申請公開了一種基于反應堆控制棒驅動機構的麥克風信號控制裝置,采用3.3V的串口進行控制指令傳輸,其傳輸過程包括遠程控制端發出指令,本地控制端接收指令進行回傳確認,遠程控制端依據回傳信息再次確認。如此一來,增加了電路設計的復雜度,且耽誤指令的傳輸時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核電站控制棒驅動機構性能測試系統,采用線纜傳輸的方式,相較于現有技術以3.3V電源信號進行以串口方式進行傳輸,不需要反應堆廠房的棒位切換系統的信號確認回傳就可以直接控制指令輸出。這樣,降低了線路設計的復雜性,同時,提高了操作的實用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所述核電站控制棒驅動機構性能測試系統包括設置于棒控設備房間的棒控系統和設置在反應堆廠房的棒位切換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棒控系統包括:遠程控制箱,用于接收用戶的麥克風選擇指令;
遠程通信箱,與所述遠程控制箱連接,用于將所述麥克風選擇指令通過線纜輸出;
所述棒位切換系統包括:本地通信箱,與所述遠程控制箱通過所述線纜連接,接收所述麥克風選擇指令并轉發至與其連接的本地控制箱;
所述本地控制箱用于依據所述麥克風選擇指令對與其連接的麥克風進行控制,
將所述麥克風按照象限等分為4個分區,各分區分別對應連接一個連接器;
還包括4路模擬開關,各路開關的控制信號接收端與所述本地控制箱連接,輸出端各連接一所述連接器。
其中,所述遠程控制箱包括一編碼開關,所述編碼開關至少包括9個檔位,分別對應所述麥克風的9個組別;
所述編碼開關將每個檔位分別采用一組格雷反碼標識,并以直流電壓形式輸出。
由上,由于編碼開關是機械式開關,所以作為控制信號的信號源不會出錯。格雷反碼直接通過線纜進行傳輸,最終傳輸至設置在反應堆廠房的棒位切換系統,確保了傳輸的準確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1236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下回轉型位置反饋單元驅動結構
- 下一篇:一種燃料組件上管座水下拆裝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