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全自動手指采血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10709.0 | 申請日: | 2018-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5413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6 |
| 發明(設計)人: | 郝坡;鄧晶榮;牟鳳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 主分類號: | A61B5/151 | 分類號: | A61B5/151;A61B5/15;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趙榮之 |
| 地址: | 40412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指采血 穿刺 安置架 采血 本實用新型 自動化操作 擦拭裝置 烘干裝置 混勻裝置 加溫裝置 檢驗結果 可旋轉的 可重復性 控制系統 模塊聯動 設備結構 吸樣裝置 消毒裝置 依次設置 針刺裝置 止血裝置 采血量 換管 緊湊 標準化 病房 體檢 門診 儲存 痛苦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全自動手指采血系統,包括手指安置架、可旋轉的機架、依次設置在機架上并位于手指安置架上方的手指加溫裝置、消毒裝置、烘干裝置、針刺裝置、擦拭裝置、吸樣裝置、止血裝置以及混勻裝置,還包括對各部分進行控制的控制系統;本系統采用多個模塊聯動的自動化操作手段,可以精確地對手指進行穿刺,實現了自動穿刺、自動換管和儲存,具有操作準確、采血速度快、可重復性強、采血量準確,可以標準化操作等好處,適合門診、病房以及體檢批量采血;極大的減少了患者痛苦,保證了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設備結構緊湊合理、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用檢驗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全自動手指采血系統。
背景技術
手指采血法是目前臨床上使用最廣的末梢采血方法,主要用于小兒采血、血液常規檢查。傳統的手指采血法主要是手工采血法。手工采血法有操作簡單、費用低廉等優點,但存在采血量不一致、采血不標準,采血深淺不一致,易受到人為擠壓和組織液混入以及環境溫度等影響,可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為了減少人為和環境的影響,使采血更加標準規范,結果更加準確,特為臨床設計一種標準化全自動手指采血系統。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自動手指采血系統,以避免手工采血的不足,減少采血操作帶來的誤差,滿足臨床對于檢驗結果準確性的需求。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全自動手指采血系統,包括手指安置架、可旋轉的機架、依次設置在機架上并位于手指安置架上方的手指加溫裝置、消毒裝置、烘干裝置、針刺裝置、擦拭裝置、吸樣裝置、止血裝置以及混勻裝置,還包括對各部分進行控制的控制系統;所述手指安置架上設有手指定位塊;所述針刺裝置主要由偏擺機構Ⅰ、設置在偏擺機構Ⅰ上并由偏擺機構Ⅰ帶動的電動推桿Ⅰ、以及設置在電動推桿Ⅰ端頭處的夾持臂Ⅰ組成,所述夾持臂Ⅰ上設有采血針吸頭;所述擦拭裝置主要由偏擺機構Ⅱ、設置在偏擺機構Ⅱ上的擺臂、以及設置在擺臂端頭處的夾持臂Ⅱ組成;所述吸樣裝置主要由偏擺機構Ⅲ、設置在偏擺機構Ⅲ上的可替換吸頭組成;所述止血裝置主要由偏擺機構Ⅳ、設置在偏擺機構Ⅳ上并由偏擺機構Ⅳ帶動的電動推桿Ⅳ、以及設置在電動推桿Ⅳ端頭處的夾持臂Ⅳ組成;所述混勻裝置主要由偏擺機構Ⅴ、設置在偏擺機構Ⅴ上的水平伸縮機構、以及設置在水平伸縮機構端頭處的擺臂Ⅴ組成;所述偏擺機構Ⅰ、偏擺機構Ⅱ、偏擺機構Ⅲ、偏擺機構Ⅳ及偏擺機構Ⅴ分別通過升降機構設置在機架上。
進一步,所述手指安置架上還設有輔助擠壓裝置,所述輔助擠壓裝置對應設置在手指定位塊兩側。
進一步,所述輔助擠壓裝置主要由擠壓塊、推動擠壓塊的線性促動器以及設置在擠壓塊上的傳感器組成。
進一步,所述采血針為三棱針。
進一步,所述手指定位塊一側設有接近開關。
進一步,所述機架內側設置棄物回收箱。
進一步,所述機架一側設有新物傳輸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多個模塊聯動的自動化操作手段,可以精確地對手指進行穿刺,實現了自動穿刺、自動換管和儲存,具有操作準確、采血速度快、可重復性強、采血量準確,可以標準化操作等好處,適合門診、病房以及體檢批量采血;極大的減少了患者痛苦,保證了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設備結構緊湊合理、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圖進行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未經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107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