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光譜光源和眼底成像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09997.8 | 申請日: | 2018-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032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冬雪川;黃葉權;鞏紅衛;張雪蓮;張勁松;尼克;劉可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盛達同澤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明達同澤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3/14 | 分類號: | A61B3/14;A61B3/12;A61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陳曉云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光譜光源 發光二極管矩陣 眼底成像系統 照明單元 波長 成像 本實用新型 中央控制器 參數滿足 控制指令 用戶需求 照明系統 多光譜 觸發 閃光 發送 輸出 清晰 | ||
1.一種多光譜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光譜光源包括一個或多個照明單元和控制單元;所述照明單元包括發光二極管矩陣,每個發光二極管矩陣發出多種波長的光;
所述控制單元用于接收到中央控制器發送的控制指令后,觸發指定的照明單元中,指定的發光二極管矩陣發出設定波長及設定能量的光,以輸出多光譜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譜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光譜光源還包括光導器件;所述光導器件與所述照明單元連接;
所述光導器件將所述照明單元發光二極管矩陣發出的光進行成形處理,以輸出設定形狀的多光譜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光譜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光譜光源還包括光束成形單元;
所述光束成形單元的輸入端與所述照明單元的發光二極管矩陣相接;所述光束成形單元的輸出端與所述光導器件相接;所述光束成形單元用于調節對所述照明單元的發光二極管矩陣發出的各個波長的光線分布,以使各個波長的光線均勻分布在所述光束成形單元的輸出端的截面上;
所述光導器件還用于按照設定的排列方式排列光纖,將所述光束成形單元的輸出光整形,以輸出設定形狀的多光譜光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譜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光譜光源還包括光束成形單元;
所述光束成形單元的輸入端與所述照明單元的發光二極管矩陣相接;所述光束成形單元用于調節對所述照明單元的發光二極管矩陣發出的各個波長的光線分布,以使各個波長的光線均勻分布在所述光束成形單元的輸出端的截面上,從而輸出設定形狀的多光譜光。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光譜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導器件包括與所述照明單元的發光二極管矩陣數量相匹配的光纖子束;每個所述光導器件的光纖子束包括設定數量的光纖;
在所述光導器件的輸入端,每組所述光纖子束的纖芯均勻排列在相對應的發光二極管矩陣的發光面;每個所述光纖子束與每個發光二極管位置相對應;每個所述光纖子束包含每個所述光纖子束中的一個或多個光纖;在所述光導器件的輸出端,形成設定形狀及所述設定數量的光纖。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光譜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成形單元包括勻光器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光譜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勻光器件為勻光棒;
所述勻光棒的輸入端與所述照明單元的發光二極管矩陣相對接耦合;所述勻光棒的輸入端的形狀與所述照明單元的發光二極管矩陣的形狀相匹配;所述勻光棒的輸出端與所述光導器件光纖束對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譜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單元的發光二極管矩陣排列成正方形陣列。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光譜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光譜光源包括一個或兩個照明單元、以及與所述照明單元數量相對應的一個或兩個所述光束成形單元、一個或兩個所述光導器件;
所述控制單元將從中央控制器發送的控制指令轉換為控制信號,以控制一個或兩個照明單元。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多光譜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導器件輸出端為半環結構;
兩個所述光導器件輸出端的半環結構相互匹配;兩個所述光導器件輸出端的半環結構可結合形成全環。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多光譜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導器件輸出端包括全環結構;
所述全環結構用于將所述光束成形單元的輸出端的光纖排列成設定半徑的全環形;兩個所述光導器件輸出端中,其中一個所述全環形為外環結構,另一個所述全環形為內環結構;所述外環結構的半徑大于所述內環結構的半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盛達同澤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明達同澤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盛達同澤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明達同澤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0999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