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分體可拆卸式玻璃茶漏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05350.8 | 申請日: | 2018-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259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沈秀芷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秀芷 |
| 主分類號: | A47J31/06 | 分類號: | A47J3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2461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茶漏 茶壺 條形槽 本實用新型 清洗 可拆卸的 可拆卸式 側壁 玻璃 插桿 插孔 拆下 壺體 連通 配合 開口 死角 體內 | ||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分體可拆卸式玻璃茶漏,包括茶漏本體與用以放置所述茶漏本體的壺體,所述茶漏本體可拆卸的設置在所述壺體內,所述茶漏本體的側壁與底部設置有連通茶漏本體內外的條形槽,所述側壁的條形槽與所述底部的條形槽配合形成截面為L型的開口。本實用新型通過插桿與插孔的配合,使茶漏可拆卸的安裝在茶壺內,當對茶壺進行清洗時,可將茶漏拆下,可對茶壺內的一些死角進行清洗,方便人們的清洗工作,十分方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茶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分體可拆卸式玻璃茶漏。
背景技術
茶作為一種古老的飲品,在中國已經傳承了上千年之久,飲茶作為一種品位的體現和文化的傳承,直至今日,其一直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由于我國飲茶人群數量龐大,用于泡茶的茶壺的需求量也是逐年遞增,但是,傳統的茶壺中由于沒有過濾裝置,在倒茶時,經常會將茶葉一同倒入茶杯中,茶葉進入口后,由于其味苦,大大影響了人們的飲茶體驗,故而,市面上出現了一種帶有茶漏的茶壺,將茶葉放置在茶漏內,在倒茶時可有效防止茶葉進入茶杯中,但是,傳統的茶漏與茶壺為一體結構,不能拆卸,這在清洗茶壺時給人們帶來了諸多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分體可拆卸式玻璃茶漏,從而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分體可拆卸式玻璃茶漏,包括茶漏本體與用以放置所述茶漏本體的壺體,所述茶漏本體可拆卸的設置在所述壺體內,所述茶漏本體的側壁與底部設置有連通茶漏本體內外的條形槽,所述側壁的條形槽與所述底部的條形槽配合形成截面為L型的開口。
進一步,所述茶漏本體的底部設置有插桿,所述壺體底部設置有連接凸臺,所述連接凸臺上設置有與所述插桿相適配的插孔。
進一步,所述連接凸臺包括底座與設置在所述底座頂端的連接部,所述插孔設置在所述連接部內。
進一步,所述底座內設置有與所述插孔貫通的空腔,所述插桿內設置有用以連通所述空腔與所述茶漏本體內部的通孔。
進一步,所述底座的側壁上設置有與所述空腔連通的通水孔。
進一步,所述插孔內的下端設置有卡凸,所述插桿的下端設置有與所述卡凸相適配的插槽,插桿在對應所述卡凸插接軌跡軌跡末端的位置設置有與所述插槽連通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與所述卡凸的尺寸相適配。
進一步,所述插桿為錐形結構,所述插桿的外壁與所述插孔的內壁均為磨砂面。
進一步,所述茶漏本體的側壁上設置有第一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在遠離所述茶漏本體一端的底部設置有固位插桿,所述壺體的內壁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連接桿配合使用的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二連接桿在對應所述固位插桿的位置設置有與固位插桿相適配的固位孔。
進一步,所述茶漏本體與所述壺體為玻璃材質。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插桿與插孔的配合,使茶漏可拆卸的安裝在茶壺內,當對茶壺進行清洗時,可將茶漏拆下,可對茶壺內的一些死角進行清洗,方便人們的清洗工作,十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主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茶漏本體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例主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能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秀芷,未經沈秀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0535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