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偏癱患者用髖部體位墊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00647.5 | 申請日: | 2018-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8770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1 |
| 發明(設計)人: | 劉霞;楊柳;張蕾;毛莉梅;白云;王鑫;馮靜;朱媛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市第三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G7/07 | 分類號: | A61G7/07 |
| 代理公司: | 西安尚睿致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32 | 代理人: | 何凱英 |
| 地址: | 710010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墊體 髖部 調節桿 體位 偏癱 通孔 墊本體 弧形墊 連接墊 體位墊 底墊 本實用新型 底部連接 對稱設置 人體髖部 彈性的 弧形面 內螺紋 上表面 外螺紋 床框 床體 恢復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偏癱患者用髖部體位墊,包括體位墊本體,所述體位墊本體包括左墊體、具有彈性的連接墊和右墊體;所述左墊體或右墊體的上表面為與人體髖部配合的弧形面;且所述左墊體和右墊體分別對稱設置;患者的髖部躺在左墊體和右墊體之間的連接墊上;所述左墊體和右墊體分別包括底墊和弧形墊;還包括調節桿,所述調節桿為四個,其分別從底墊的外側的左右兩端的通孔插入,另一端與所述弧形墊的底部連接;所述調節桿從床體的床框插入該通孔內,所述調節桿上設有與所述通孔內的內螺紋配合使用的外螺紋。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便于調節髖部的體位高度的偏癱患者用髖部體位墊,其具有便于調節、有利于患者恢復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偏癱患者用髖部體位墊。
背景技術
目前,腦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居于中國死亡原因首位,并且多數患者會出現偏癱。而針對腦血管疾病等導致的偏癱,在康復治療護理中需要早期擺放良肢位。良肢位又稱為“良姿位”,它是指為防止或對抗痙攣模式的出現,保護肩關節以及早期誘發分離運動而設計的一種良好體位,其作用是防止關節攣縮畸形、防止肩關節半脫位和垂足、減輕痙攣。在良肢位擺放的平臥位擺放時,為預防髖部后撤,保證患者腿部的充分舒適和利于患者康復,患者髖部及腿部通常需要護士、患者家屬或護工利用傳統翻身枕或大毛巾給予墊置。
但是上述方式不利于患者使用,且容易滑脫,既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和工作量,不利于持續良肢位擺放,又容易加重髖部后撤將會進一步加重以后康復的難度。
綜上所述,目前亟需設計一種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偏癱患者用髖部體位墊。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便于調節髖部的體位高度的偏癱患者用髖部體位墊,其具有便于調節、有利于患者恢復的特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偏癱患者用髖部體位墊,包括體位墊本體,
所述體位墊本體包括左墊體、具有彈性的連接墊和右墊體;所述左墊體和連接墊通過活動軸連接,所述連接墊和右墊體通過活動軸連接;
所述左墊體或右墊體的上表面為與人體髖部配合的弧形面;且所述左墊體和右墊體分別對稱設置;患者的髖部躺在左墊體和右墊體之間的連接墊上;
所述左墊體和右墊體分別包括底墊和弧形墊;
還包括調節桿,所述調節桿為四個,其分別從底墊的外側的左右兩端的通孔插入,另一端與所述弧形墊的底部連接;
所述調節桿從床體的床框插入該通孔內,所述調節桿上設有與所述通孔內的內螺紋配合使用的外螺紋。
如上所述的一種偏癱患者用髖部體位墊,其中,還包括弧形的襯板,所述襯板設于所述弧形墊的靠近外端部的位置,兩個調節桿的上端分別于所述襯板固定連接;
所述襯板為一整體,其貼附在所述弧形墊下。
如上所述的一種偏癱患者用髖部體位墊,其中,所述襯板為厚度為1cm的鋼板。
如上所述的一種偏癱患者用髖部體位墊,其中,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設于所述調節桿的下端;
所述手柄為圓形,其上設有防滑墊。
如上所述的一種偏癱患者用髖部體位墊,其中,所述弧形墊為軟硅膠墊體;其最外側的高度為2cm;
所述體位墊本體上鋪設有醫用無紡布。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
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偏癱患者用髖部體位墊,該體位墊本體包括左墊體和右墊體,可將患者的髖部墊起來,同時通過調節桿調節其高度,從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市第三醫院,未經西安市第三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0064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