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快速冷卻裝置的汽車前上構件托架鋼板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00331.6 | 申請日: | 2018-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334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明(設計)人: | 何坪余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銘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0 | 分類號: | B21D37/10;B21D37/16;B21D53/88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眾智信知識產權事務所 53113 | 代理人: | 張璽 |
| 地址: | 401120 重慶市渝北區雙***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下模具 水槽 快速冷卻裝置 鋼板模具 前上構件 微型水泵 托架 承托臺 抽水管 進水口 冷卻槽 冷卻液 水箱 插桿 桌板 壓制 汽車 導熱 本實用新型 高溫狀態 冷卻降溫 沖壓頭 出水口 支撐柱 插孔 承托 預留 變形 傳遞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快速冷卻裝置的汽車前上構件托架鋼板模具,包括桌板、下模具和沖壓頭,所述桌板上預留有冷卻槽,且冷卻槽的內側安裝有承托臺,所述承托臺上開設有水槽,且水槽的內側安裝有支撐柱,并且水槽的上方設置有插孔,所述下模具位于承托臺的上方,所述水箱上開設有出水口和進水口,且水箱的內側安裝有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上連接有抽水管,且微型水泵通過抽水管與進水口相互連接。該具有快速冷卻裝置的汽車前上構件托架鋼板模具,下模具內壓制好的工件由下模具進行導熱,熱量通過下模具和插桿傳遞到水槽內的冷卻液上,從而冷卻液通過插桿和下模具對壓制好的工件進行冷卻降溫,防止工件在持續的高溫狀態下發生變形。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模具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具有快速冷卻裝置的汽車前上構件托架鋼板模具。
背景技術
但隨著板料強度的提高,傳統的冷沖壓工藝在成型過程中容易產生破裂現象,無法滿足高強度鋼板的加工工藝要求,在無法滿足成型條件的情況下,目前國際上逐漸研究熱沖壓成形技術,該技術是綜合了成形、傳熱以及組織相變的一種新工藝,主要是利用高溫奧氏體狀態下,板料的塑性增加,屈服強度降低的特點,通過模具進行成形的工藝,從而壓制完成后需要對模具內的工件進行降溫冷卻處理。
目前市場上鋼板模具對壓制的工件不具有散熱冷卻的能力,工件在壓制完成之后若是依然保持高熱狀態容易發生形變,導致工件在后期安裝加工等過程中無法進行正常使用。針對上述問題,在原有的鋼板模具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快速冷卻裝置的汽車前上構件托架鋼板模具,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目前市場上鋼板模具對壓制的工件不具有散熱冷卻的能力,工件在壓制完成之后若是依然保持高熱狀態容易發生形變,導致工件在后期安裝加工等過程中無法進行正常使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快速冷卻裝置的汽車前上構件托架鋼板模具,包括桌板、下模具和沖壓頭,所述桌板上預留有冷卻槽,且冷卻槽的內側安裝有承托臺,所述承托臺上開設有水槽,且水槽的內側安裝有支撐柱,并且水槽的上方設置有插孔,所述下模具位于承托臺的上方,且下模具的下方固定有插桿,所述插桿位于插孔的內側,且下模具通過插桿和插孔與承托臺相互連接,所述沖壓頭位于下模具的上方,且沖壓頭上纏繞有冷卻水管,并且冷卻水管穿過安裝板與水箱相互連接,所述水箱上開設有出水口和進水口,且水箱的內側安裝有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上連接有抽水管,且微型水泵通過抽水管與進水口相互連接。
優選的,所述水槽的個數為4個,且水槽在承托臺上等間距分布,且水槽與插孔為一體化結構。
優選的,所述支撐柱在水槽的內側等間距分布,且支撐柱與插桿在承托臺上交錯分布。
優選的,所述插桿在下模具的下方等間距分布,且插桿的長度大于插孔的長度。
優選的,所述冷卻水管為螺紋狀結構,且冷卻水管與沖壓頭吻合連接。
優選的,所述抽水管與進水口吻合連接,且抽水管與微型水泵螺紋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具有快速冷卻裝置的汽車前上構件托架鋼板模具,方便對模具內部壓制的零件進行降溫處理,
1、下模具內壓制好的工件由下模具進行導熱,熱量通過下模具和插桿傳遞到水槽內的冷卻液上,從而冷卻液通過插桿和下模具對壓制好的工件進行冷卻降溫,防止工件在持續的高溫狀態下發生變形;
2、水槽和插孔為一體化結構,方便下模具通過插桿與水槽進行連接,從而方便冷卻液通過水槽沒過插桿的下端,方便插桿對下模具上的熱量進行快速傳導,提高了冷卻速度;
3、沖壓頭上纏繞有冷卻水管,方便冷卻水管內循環的冷卻液對沖壓頭上的熱量進行消除,避免沖壓頭在高溫下硬度發生下降,從而導致工件壓制不到位,壓制不符合生產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銘拓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銘拓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0033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