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反應釜進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087811.3 | 申請日: | 2018-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325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明(設計)人: | 應啟勤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丹霞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4/00 | 分類號: | B01J4/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智慧騰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28 | 代理人: | 曹軍 |
| 地址: | 2238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應釜進料 輸送裝置 投料箱 本實用新型 分散裝置 進料口 送料口 物料堆積 出料口 投料口 投料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反應釜進料裝置。所述反應釜進料裝置包括投料箱、分散裝置和輸送裝置,所述投料箱上設有投料口和送料口,所述輸送裝置上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投料箱的送料口與所述輸送裝置的進料口相連,所述分散裝置設置于所述投料箱內。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防止物料堆積等特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化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反應釜進料裝置。
背景技術
化學試劑、光穩定劑、三聚氯氰等化學品的生產設備通常采用反應釜,反應釜是一種綜合反應容器,其被廣泛地應用于石油、化工、橡膠、農藥、染料、醫藥、食品等生產領域。
在反應釜使用過程時,要將反應原料投入到反應釜中。現有的投料方式都是人工投料,該方式不僅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生產效率也很低。
而且現有的反應釜在原料進入釜體內部時,往往容易堆積一處造成很大的不便,不能進行對原料的初步分散,會出現反應不均勻和反應過度等現象,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止原料堆積,可以對原料進行初步分散,保證原料可以混合均勻的反應釜進料裝置。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反應釜進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料箱、分散裝置和輸送裝置,所述投料箱上設有投料口和送料口,所述輸送裝置上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投料箱的送料口與所述輸送裝置的進料口相連,所述分散裝置設置于所述投料箱內;所述分散裝置包括連接軸、軸承、滾筒、限位塊和擾流板,所述投料箱的相對的兩個側壁上均設有安裝槽,所述連接軸的兩端均設置于所述安裝槽內,所述滾筒套設于所述連接軸上并通過所述軸承與所述連接軸相連,所述限位塊設有兩個并且所述兩個限位塊分別設置于所述連接軸的兩端,所述擾流板設有多個并且所述多個擾流板均布在所述滾筒的表面上。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槽包括相連的條形槽和弧形槽,所述條形槽水平設置,所述弧形槽設置于所述條形槽的底部,所述弧形槽設有多個并且所述多個弧形槽等距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分散裝置的數量設有兩個,并且所述兩個分散裝置并列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兩個分散裝置上的所述擾流板交錯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輸送裝置包括料筒、轉軸、螺旋輸送片和電機,所述轉軸和所述螺旋輸送片均設置于所述料筒內,所述螺旋輸送片設置于所述轉軸的表面上,所述電機設置于所述料筒的外部并且所述電機與所述轉軸的一端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料筒的軸心線與水平線的夾角為30°-60°。
進一步地,所述料筒的外壁上設有密封的夾層,所述夾層內設有繞在所述料筒表面上的加熱管,所述加熱管的兩端分別設有進氣管和出氣管,所述進氣管和出氣管均設置于所述夾層的外部。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原料在進入投料箱內后會經過分散裝置打散,因為受到原料自身的重力,分散裝置上的滾筒就會在軸承上轉動,由于滾筒上設有多個擾流板,從而會使得原料向滾筒的四周打散,經過打散的原料從投料箱的送料口進入輸送裝置內,輸送裝置再將原料送入反應釜內,這樣可以防止原料堆積堵塞送料口,使得原料混合更加充分、更加均勻,從而提高了反應速度、改善反應效率和產品質量,通過輸送裝置將物料送入反應釜,可以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投料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圖4為圖2的右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丹霞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丹霞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0878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化學反應釜的進料裝置
- 下一篇:一種反應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