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齒輪轉動的自滅弧觸點結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077114.X | 申請日: | 2018-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734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興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中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9/32 | 分類號: | H01H9/32;H01H3/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觸點 齒輪轉動 固定板 驅動 本實用新型 觸點結構 轉軸轉動 自滅弧 齒輪嚙合 弧塊 滅弧 轉動 電觸點 磁場 開合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于齒輪轉動的自滅弧觸點結構裝置,涉及電觸點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齒輪轉動的自滅弧觸點結構裝置。本實用新型中:包括第一觸點部分、第二觸點部分和驅動部分和固定板。第一觸點部分與驅動部分通過齒輪嚙合連接;第一觸點部分與固定板通過第一轉軸轉動連接;第二觸點部分與驅動部分通過齒輪嚙合連接;第二觸點部分與固定板通過第二轉軸轉動連接;驅動部分與固定板通過第三轉軸轉動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驅動弧塊的轉動使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相互配合的齒輪轉動從而實現觸點的開合;通過驅動弧塊的轉動使第一滅弧塊和第二滅弧塊相互配合的齒輪轉動形成固定方向的磁場從而實現觸點的迅速消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觸點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齒輪轉動的自滅弧觸點結構裝置。
背景技術
電觸點在開關電器中擔負著接通、分斷、承載和隔離電流的任務,是開關電器中的關鍵材料,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開關電器運行的安全及可靠性,起著各種電子元件之間、電路之間、設備之間及系統之間彼此連接作用。而電觸點經常出現的電弧會嚴重影響電觸點的壽命,怎么有效消除電弧是現在電觸點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齒輪轉動的自滅弧觸點結構裝置,通過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的相互配合的齒輪轉動從而實現觸點的開合;通過第一滅弧塊和第二滅弧塊的相互配合的齒輪轉動從而實現觸點的迅速消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基于齒輪轉動的自滅弧觸點結構裝置,包括第一觸點部分、第二觸點部分和驅動部分和固定板;固定板上設置有第一轉軸、第二轉軸、第三轉軸和限位擋板。
第一觸點部分與驅動部分通過齒輪嚙合連接;第一觸點部分與固定板通過第一轉軸轉動連接;第二觸點部分與驅動部分通過齒輪嚙合連接;第二觸點部分與固定板通過第二轉軸轉動連接;驅動部分與固定板通過第三轉軸轉動連接。
第一觸點部分包括第一滅弧塊和第一齒輪;第一齒輪中心設置有第一轉軸孔;第一齒輪的一弧面固定連接有第一觸點;第一滅弧塊的一端面固定連接在第一觸點的一側面;第一滅弧塊的另一端面固定連接在第一齒輪嚙齒的一側面;第一滅弧塊的一側面與第一齒輪弧面固定連接。
第二觸點部分包括第二滅弧塊和第二齒輪;第二齒輪中心設置有第二轉軸孔;第二齒輪的一弧面固定連接有第二觸點;第二滅弧塊的一端面固定連接在第二觸點的一側面;第二滅弧塊的另一端面固定連接在第二齒輪。
驅動部分包括驅動弧塊、連桿、第一彈簧和限位彈簧;驅動弧塊的弧面上均勻分布有驅動嚙齒;驅動弧塊上開設有第三轉軸孔;驅動嚙齒與第一齒輪相配合;驅動嚙齒與第二齒輪相配合;驅動弧塊內部開設有運動路徑槽;連桿與運動路徑槽相配合;第一彈簧一端與驅動弧塊的一端側固定連接;第一彈簧的另一端與按鈕固定連接;限位彈簧的一端與驅動弧塊的另一端側固定連接;限位彈簧的另一端與限位擋板連接。
其中,第一觸點的位置與第二觸點的位置相配合。
其中,第一滅弧塊的位置與第二滅弧塊的位置相配合。
其中,第一轉軸外徑尺寸與第一轉軸孔內徑尺寸相配合。
其中,第二轉軸外徑尺寸與第二轉軸孔內徑尺寸相配合。
其中,第三轉軸外徑尺寸與第三轉軸孔內徑尺寸相配合。
其中,按鈕滑動裝設在觸點殼體上。
其中,第一滅弧塊一側面與第一觸點一側面相互垂直。
其中,第二滅弧塊一側面與第二觸點一側面相互垂直。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中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中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07711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