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極耳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075297.1 | 申請日: | 2018-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817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8 |
| 發明(設計)人: | 汪華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黃城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26 | 分類號: | H01M2/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第一極 極耳 連接體 鋁塑膜 頂封 鈍化層 本實用新型 連接體端部 極耳膠 尖角 耐電解腐蝕性能 電池腐蝕 電芯隔膜 圓弧處理 鋁箔 折回 邊緣處 尖銳度 外露 刺穿 電芯 耳膠 耳片 漏液 電池 反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極耳,包括第一極耳連接體和第二極耳連接體,所述第一極耳連接體端部套設有第一極耳膠,所述第一極耳連接體包括第一頂封鋁塑膜,所述第一頂封鋁塑膜內側設有第一鈍化層,所述第一鈍化層內側設有第一極耳片。本實用新型通過外露在第一頂封鋁塑膜和第二頂封鋁塑膜外側的1?2mm極耳膠可以完全折回而不反彈,相當于減少了電芯的長度或體積,從而提升了能量密度,通過將第一極耳連接體與第二極耳連接體端部和邊緣處均圓弧處理,降低了尖角處的尖銳度,防止尖角刺穿極耳膠和電芯隔膜導致與電池鋁箔接觸,避免極耳處發生漏液進而引發電池腐蝕,提高了安全性,利用鈍化層提高了極耳耐電解腐蝕性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型極耳。
背景技術
極耳,是鋰離子聚合物電池產品的一種原材料。例如我們生活中用到的手機電池,藍牙電池,筆記本電池等都需要用到極耳。電池是分正負極的,極耳就是從電芯中將正負極引出來的金屬導電體,通俗的說電池正負兩極的耳朵是在進行充放電時的接觸點。
但傳統的極耳在使用時面臨著很多問題,例如耐電解腐蝕性能差,過于簡單的結構使其安全性不高,影響電池使用壽命。
因此,發明一種新型極耳來解決上述問題很有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極耳,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極耳,包括第一極耳連接體和第二極耳連接體,所述第一極耳連接體端部套設有第一極耳膠,所述第一極耳連接體包括第一頂封鋁塑膜,所述第一頂封鋁塑膜內側設有第一鈍化層,所述第一鈍化層內側設有第一極耳片,所述第二極耳連接體端部套設有第二極耳膠,所述第一極耳膠和第二極耳膠之間設有低熔點焊接層,所述第二極耳連接體包括第二頂封鋁塑膜,所述第二頂封鋁塑膜內側設有第二鈍化層,所述第二鈍化層內側設有第二極耳片。
優選的,所述第一極耳片和第二極耳片一體化設置,所述第一鈍化層和第二鈍化層一體化設置。
優選的,所述第一頂封鋁塑膜內壁與第一鈍化層外壁相貼合,所述第二頂封鋁塑膜內壁與第二鈍化層外壁相貼合。
優選的,所述低熔點焊接層設置于第一鈍化層和第二鈍化層的外側,所述第一鈍化層和第二鈍化層均由防電解腐蝕材料制成。
優選的,所述第一極耳膠厚度和第二極耳膠厚度均設置為1-2mm,所述第一極耳膠和第二極耳膠通過低熔點焊接層對稱設置。
優選的,所述第一極耳連接體和第二極耳連接體上均設有電極連接,所述第一極耳連接體端部和邊緣處與第二極耳連接體端部和邊緣處均設置為圓弧狀。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本實用新型通過外露在第一頂封鋁塑膜和第二頂封鋁塑膜外側的1-2mm極耳膠可以完全折回而不反彈,相當于減少了電芯的長度或體積,從而提升了能量密度,通過將第一極耳連接體與第二極耳連接體端部和邊緣處均圓弧處理,降低了尖角處的尖銳度,防止尖角刺穿極耳膠和電芯隔膜導致與電池鋁箔接觸,避免極耳處發生漏液進而引發電池腐蝕,提高了安全性,利用鈍化層提高了極耳耐電解腐蝕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極耳連接體、2第二極耳連接體、3第一極耳膠、4第一頂封鋁塑膜、5第一鈍化層、6第一極耳片、7第二極耳膠、8低熔點焊接層、9第二頂封鋁塑膜、10第二鈍化層、11第二極耳片、12電極連接。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黃城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黃城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0752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