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余熱儲熱回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056139.1 | 申請日: | 2018-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785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麗;雷勇;雷鵬飛;王晗;劉曉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D3/02 | 分類號: | F24D3/02;F24D3/10;F24D19/10;F24D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華律師事務所 11336 | 代理人: | 謝栒;劉明霞 |
| 地址: | 710077 陜西省西安市高***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廢物料 蓄熱裝置 儲熱單元 儲熱 回收系統 狀態時 放熱 余熱 本實用新型 供熱單元 流體連通 排放裝置 儲存 單元流體 回收裝置 雙向平衡 釋放 間歇式 間歇性 熱端 連通 供熱 回收 吸收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余熱儲熱回收系統,包括:廢物料單元、儲熱單元和供熱單元。廢物料單元包括廢物料排放裝置和與廢物料排放裝置流體連通的廢物料回收裝置。儲熱單元包括蓄熱裝置,蓄熱裝置能夠在儲熱狀態和放熱狀態之間切換,當蓄熱裝置處于儲熱狀態時,儲熱單元與所述廢物料單元流體連通,蓄熱裝置吸收并儲存廢物料的熱能,當蓄熱裝置處于放熱狀態時,蓄熱裝置釋放所儲存的熱能。當蓄熱裝置處于放熱狀態時,供熱單元與儲熱單元流體連通,以接收儲熱單元釋放的熱能。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余熱儲熱回收系統,能夠實現間歇性或連續性廢物料的熱能以最高比例回收,在用熱時實現連續穩定或間歇式按需供熱,實現用熱端雙向平衡調節手段。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能源利用領域,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余熱儲熱回收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近些年來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等新措施,國內鋼鐵冶金、有色冶金、水泥、石化、陶瓷、化工、玻璃等行業大力發展了節能工作,主要集中在一次能源節約和二次能源回收利用兩個層面,一次能源消耗量逐步降低,二次能源回收量逐步提高。
以往的節能工作主要集中在高溫節能技術的使用,比如針對生產設備的節約煤、節約油、節約電、節約水、節約燃氣、節約蒸汽等相關技術,以及高溫余熱回收利用、余壓回收利用、副產煤氣回收利用等余熱余能回收技術。這些技術的使用往往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使企業的能耗明顯降低,并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對于企業的全面節能,主要是綜合評估一次能源的消耗、二次能源的回收,以及排放廢氣廢熱的熱能利用,高溫連續性熱源可以借助的裝置主要有燃燒鍋爐、余熱鍋爐等。這些措施的使用,對于大型工業企業的能耗降低起到了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節約能源的消耗量。但仍有大量的低溫廢物料,以廢氣或廢液的方式,被白白的浪費掉,并且帶來了嚴重的熱污染。特別是大型和中小型工業企業廣泛存在有間歇性、小流量的污水或煙氣的排放等,這些污水或煙氣一直沒有很好的利用方式。
在供熱領域,一直以蒸汽采暖和蒸汽換熱的集中換熱站供熱為主,在近一年,國家推進潔凈供暖,采取了一系列電代煤、氣代煤、光熱供暖等舉措。但是由于運行成本過高、投資成本過高或者技術不成熟等原因,并沒有特別理想的技術經濟雙優的方式將工業余熱結合蓄熱裝置用于供熱領域用作企業自用熱或區域供熱的調節手段。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余熱儲熱回收系統以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在實用新型內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簡化形式的概念,這將在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中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內容部分并不意味著要試圖限定出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關鍵特征和必要技術特征,更不意味著試圖確定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為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根據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余熱儲熱回收系統。所述余熱儲熱回收系統包括:廢物料單元、儲熱單元和供熱單元。所述廢物料單元包括廢物料排放裝置和與所述廢物料排放裝置流體連通的廢物料回收裝置,所述廢物料排放裝置用于排放廢物料,所述廢物料回收裝置用于回收所述廢物料。所述儲熱單元包括蓄熱裝置,所述蓄熱裝置能夠在儲熱狀態和放熱狀態之間切換,當所述蓄熱裝置處于所述儲熱狀態時,所述儲熱單元與所述廢物料單元流體連通,所述蓄熱裝置吸收并儲存所述廢物料的熱能,當所述蓄熱裝置處于所述放熱狀態時,所述蓄熱裝置釋放所儲存的熱能。當所述蓄熱裝置處于所述放熱狀態時,所述供熱單元與所述儲熱單元流體連通,以接收所述儲熱單元釋放的熱能。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余熱儲熱回收系統,能夠實現間歇性廢物料或連續性廢物料的熱能以最高比例回收,在用熱時實現連續穩定或間歇式按需供熱,為間歇式廢物料的熱能回收提供了有效手段,實現用熱端雙向平衡調節手段。
可選地,所述蓄熱裝置包括蓄熱材料和設置于所述蓄熱材料內部的流體輸送管道,所述蓄熱材料能夠將所述流體輸送管道內的流體的熱能儲存或能夠將儲存的熱能釋放給所述輸送管道內的流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0561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紅外金屬發熱體
- 下一篇:一種恒溫控制混水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