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建筑樓層垃圾自動傳輸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054422.0 | 申請日: | 2018-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542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6 |
| 發明(設計)人: | 何沭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何沭波 |
| 主分類號: | B65G1/04 | 分類號: | B65G1/04;B65G1/13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南京信息工程大***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垃圾運輸 外殼本體 運輸器 垃圾 自動傳輸系統 本實用新型 建筑樓層 下落通道 豎向板 主動輪 垃圾桶 收集運輸裝置 電機連接 內部安裝 傾倒垃圾 從動輪 蓋體 轉軸 傾倒 住戶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樓層垃圾自動傳輸系統,包括運輸器外殼本體,運輸器外殼本體在每層設置一個橫向的外殼分體,橫向的外殼分體的內部安裝有垃圾運輸帶,垃圾運輸帶包括安裝在垃圾運輸帶兩端的第一主動輪和第一從動輪,第一主動輪通過轉軸與第一電機連接;所述垃圾運輸帶上安裝有若干個底部固定在垃圾運輸帶上的底部固定垃圾桶,底部固定垃圾桶上的運輸器外殼本體上安裝有蓋體;所述垃圾運輸帶的末端設有豎向板且垃圾運輸帶與豎向板之間形成下落通道,在下落通道的底部設有垃圾橫向收集運輸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垃圾運輸帶,能夠實現各住戶足不出戶就能夠實現垃圾的傾倒,避免了因為需要傾倒垃圾所帶來的一系列不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垃圾收集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建筑樓層垃圾自動傳輸系統。
背景技術
垃圾是不被需要或無用的固體、流體物質。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處理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常見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區進行填埋處理,或是用焚化爐焚化。但兩者均會制造環境保護的問題,而終止過度消費可進一步減輕堆填區飽和程度。堆填區中的垃圾處理不但會污染地下水和發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積已越來越少。焚化則無可避免會產生有毒氣體,危害生物體。多數的城市都在研究減少垃圾產生的方法,和鼓勵資源回收。
目前,大多數的居住小區以及高校,高層辦公樓采用定點定時收集生活垃圾的辦法,由居民自己把生活垃圾從家里扔到樓下,甚至需要扔到小區門口的垃圾桶內,再由管理人員統一處理,在人們出門倒垃圾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一些居住在高層的居民因為不愿意下樓梯或出門倒垃圾,而把垃圾放在樓道外,時間長了,垃圾就有異味,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影響;甚至在帶有電梯的高層住宅內,人們上下交通主要依靠電梯,在乘電梯倒垃圾的過程中,人與垃圾同在電梯內,空氣污濁而影響健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樓層垃圾自動傳輸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建筑樓層垃圾自動傳輸系統,包括運輸器外殼本體,運輸器外殼本體在每層設置一個橫向的外殼分體,橫向的外殼分體的內部安裝有垃圾運輸帶,垃圾運輸帶包括安裝在垃圾運輸帶兩端的第一主動輪和第一從動輪,第一主動輪通過轉軸與第一電機連接;所述垃圾運輸帶上安裝有若干個底部固定在垃圾運輸帶上的底部固定垃圾桶,底部固定垃圾桶上的運輸器外殼本體上安裝有蓋體;所述垃圾運輸帶的末端設有豎向板且垃圾運輸帶與豎向板之間形成下落通道,在下落通道的底部設有垃圾橫向收集運輸裝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蓋體的一側安裝有鎖扣,運輸器外殼本體上安裝有與鎖扣相適配的控制按鈕。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垃圾橫向收集運輸裝置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的橫向垃圾通道,橫向垃圾通道的底部安裝有第一滑軌,第一滑軌的內部安裝有拖動大型垃圾箱在第一滑軌上來回移動的第一滑動輪,在大型垃圾箱的一側通過垃圾箱鎖扣連接有第二傳輸帶,第二傳輸帶的兩端分別安裝有能夠使第二傳輸帶轉動的第二主動輪和第二從動輪,第二主動輪與第二電機的輸出端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大型垃圾箱的頂部還安裝有用于將大型垃圾箱抬起的掛鉤掛耳。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橫向垃圾通道一側的地面上安裝有第二滑軌,第二滑軌上安裝有第二滑動輪,第二滑動輪上安裝有能夠在第二滑動輪的拖動下進行移動的水平蓋體,所述第二滑動輪均與第三電機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豎向板靠近橫向收集運輸裝置的位置安裝有控制箱,在控制箱上設有第一電機控制開關、第二電機控制開關和第三電機控制開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何沭波,未經何沭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0544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