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耳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053555.6 | 申請日: | 2018-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023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澤;華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坊歌爾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1/10 | 分類號: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華 |
| 地址: | 261205 山東省濰坊市濰坊綜合保稅區玉清東街以南***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喇叭振膜 聲腔 耳機前殼 耳機 喇叭 耳塞 本實用新型 耳機后殼 側向 褶皺 彎曲方向 耦合 側彎曲 內壓 佩戴 變形 | ||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耳機,包括耳塞、耳機前殼、耳機后殼和喇叭,所述喇叭包括喇叭振膜,所述喇叭設置在所述耳機前殼內,所述喇叭振膜、耳機前殼和耳塞之間形成前聲腔,所述耳機前殼、耳機后殼和喇叭振膜之間形成后聲腔,所述喇叭振膜從所述前聲腔側向所述后聲腔側彎曲。通過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佩戴耦合耳機時因喇叭振模的彎曲方向相反于耳機前聲腔瞬時內壓方向導致喇叭振膜變形褶皺等損壞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耳機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現有的耳機構成包括耳塞、耳機前殼、喇叭、耳機后殼。喇叭包括振動系統、磁路系統、支撐部件以及電路連接件、調音材料等組成,其中由喇叭振膜、耳機前殼以及耳套結合形成前聲腔;喇叭振膜、耳機前殼、耳機后殼圍成后聲腔。為了避免前后聲腔聲短路造成低頻特性衰減,前后聲腔相互密閉隔離;前腔和人耳要求耦合密封良好,以減少低頻泄露;振動系統的喇叭振膜由位于中心部的球頂部以及邊緣位置的折環部構成,。球頂部及折環部設計通常成型出一定的弧度,其彎曲方向為朝向前聲腔側彎曲。
當用戶佩戴耳機時,會在耳塞與耳道耦合時在耳道內形成密閉氣體,隨著耳塞繼續擠進耳道,密閉氣體被瞬時壓縮,產生大的壓強,壓強方向剛好與與喇叭振膜彎曲方向相抵沖突,不僅會抑制振膜的自然振動傳聲,而且壓強作用在高順性喇叭振膜上時,,喇叭振膜會易變形或偏位,甚至有可能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壞,導致頻響及失真特性變異或音質異常,導致耳機損壞不能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耳機,解決現有技術中的耳機因喇叭振模的彎曲方向與耳機前聲腔產生的瞬時高壓方向相反導致喇叭振膜容易損壞的問題。
為達到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所提出的耳機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耳機,包括耳塞、耳機前殼、耳機后殼和喇叭,所述喇叭包括喇叭振膜,所述喇叭設置在所述耳機前殼內,所述喇叭振膜、耳機前殼和耳塞之間形成前聲腔,所述耳機前殼、耳機后殼和喇叭振膜之間形成后聲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振膜從所述前聲腔側向所述后聲腔側彎曲。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以下附加技術特征:
進一步的,所述喇叭振模包括位于中心的球形凸起部和沿球形凸起部邊緣環繞設置的折環,所述球形凸起部和所述折環的彎曲方向相同,均為從前聲腔側向所述后聲腔側彎曲
進一步的,所述折環上設置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彎曲方向與所述折環的彎曲方向相同。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筋設置多根,沿所述折環周向環繞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喇叭還包括有音圈、喇叭盆架、磁體、導磁板、喇叭前蓋和PCB板,所述導磁板粘結固定在所述磁體上,所述磁體固定在所述喇叭盆架上,所述PCB板與所述喇叭盆架固定連接,所述喇叭盆架扣設在所述喇叭前蓋上。
進一步的,所述音圈粘接固定在所述喇叭振膜靠近中心區域位置處且與所述喇叭振膜構成振動系統。
進一步的,靠近所述喇叭振模的導磁板平面為與所述喇叭振膜彎曲同向的弧形避讓面。
進一步的,所述喇叭振膜邊緣周向環繞設置有一支撐用金屬環。
進一步的,所述耳機前殼體上設有后腔泄音孔。
本實用新型存在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坊歌爾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濰坊歌爾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05355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