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控制印刷過程中VOC排放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052111.0 | 申請日: | 2018-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629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4 |
| 發明(設計)人: | 歐蔡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薈百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G7/07 | 分類號: | F23G7/07;B41F2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趙志遠 |
| 地址: | 201512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收集罩 印刷機 處理單元 本實用新型 印刷過程 可移動 印刷 排放 密閉空間 相對側面 可開閉 門打開 密閉 連通 傷害 移動 員工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控制印刷過程中VOC排放的裝置,該裝置包括一個可移動的VOC收集罩以及與VOC收集罩連接的VOC處理單元,所述VOC收集罩的兩個相對側面上設有可開閉的門,印刷前,將兩個門打開,并將VOC收集罩移動至印刷機的上方,關閉兩個門,將印刷機放置在VOC收集罩內部,然后將VOC收集罩與VOC處理單元連通,開始印刷。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一個可移動的VOC收集罩,將印刷機設置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內,隔絕了印刷機和大氣,使得印刷機在印刷時產生的VOC全部集中在該密閉空間內,然后通過VOC處理單元處理后排放,避免了VOC對員工的傷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印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控制印刷過程中VOC排放的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環保這個一直被我們所忽視的問題的重要性及迫切性,由其在印刷行業中。傳統印刷油墨總是存在高污染,高排放(VOC總量)的缺點。隨著各行各業的改革,印刷行業也緊跟著時代的步伐,不斷的向著更環保的方式,更有利于職工身體健康的工作環境進行著改變。國內印刷機普遍沒有輔助的印刷機VOC減排裝置,通常使用的都是全敞開式生產設置,對員工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可移動的用于控制印刷過程中VOC排放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用于控制印刷過程中VOC排放的裝置,該裝置包括一個可移動的VOC收集罩以及與VOC收集罩連接的VOC處理單元,所述VOC收集罩的兩個相對側面上設有可開閉的門,印刷前,將兩個門打開,并將VOC收集罩移動至印刷機的上方,關閉兩個門,將印刷機放置在VOC收集罩內部,然后將VOC收集罩與VOC處理單元連通,開始印刷。本裝置通過一個可移動的VOC收集罩,將印刷機設置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內,隔絕了印刷機和大氣,使得印刷機在印刷時產生的VOC全部集中在該密閉空間內,然后通過VOC處理單元處理后排放,避免了VOC對員工的傷害。
所述的VOC收集罩的底部設有伸縮氣缸,所述伸縮氣缸的底部設有滾輪。當伸縮氣缸伸長,并使得滾輪與地面接觸,繼續伸長,VOC收集罩的底部脫離地面,此時VOC收集罩就可以移動;當伸縮氣缸收縮,使得滾輪與地面分離,此時VOC收集罩的底部與地面接觸,VOC收集罩將無法移動。
所述的VOC收集罩的頂端設有烘箱,設置烘箱,對印刷完成的紙張進行烘烤,使紙張表面的油墨干燥并部分揮發,從而使得VOC排放更加完全。
所述的VOC收集罩頂部側壁上設有可開閉的觀察窗,遇到故障時,操作人員可以通過觀察窗了解印刷機的問題,了解相應狀況。
所述的VOC處理單元包括多個并聯設置的VOC處理罐,每個VOC處理罐內填充催化劑,本裝置采用的VOC處理方式是催化燃燒,所以在VOC處理罐中填充催化劑,通過加熱將VOC燃燒處理。
所述VOC處理單元設有控制器,每個所述的VOC處理罐出口處設有與控制器連接的VOC濃度檢測儀,每個VOC處理罐的入口處設有與控制器連接的可開閉的電磁閥。由于催化劑在處理時有所損耗,所以為了保證生產的連續性,設置兩套以上的VOC處理罐,當一套VOC處理罐內的催化劑失效時,VOC濃度檢測儀會檢測到出口處的VOC濃度出現異常,發出信號給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該套VOC處理罐之前的電磁閥關閉,打開另一套VOC處理罐前的電磁閥,切換處理。
所述控制器為PLC控制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通過一個可移動的VOC收集罩,將印刷機設置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內,隔絕了印刷機和大氣,使得印刷機在印刷時產生的VOC全部集中在該密閉空間內,然后通過VOC處理單元處理后排放,避免了VOC對員工的傷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薈百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薈百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05211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