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梯對重的分載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050994.1 | 申請日: | 2018-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382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7 |
| 發明(設計)人: | 武廷軍;武劍華;陳偉華;郭成林;郭志強;王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三榮電梯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B17/12 | 分類號: | B66B17/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驍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趙峰 |
| 地址: | 201908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絲繩 電梯對重 電梯轎廂 井道 組系 機房 電梯 墻壁 本實用新型 平面布置 過橋輪 機房頂 轎頂輪 曳引機 受力 載重 分擔 | ||
一種電梯對重的分載結構,由電梯轎廂、轎頂輪組系、機房頂架、機房曳引機、機房過橋輪組系、電梯對重組、第一鋼絲繩、第二鋼絲繩及第三鋼絲繩等部件組成。通過所述第一鋼絲繩、所述第二鋼絲繩及所述第三鋼絲繩分擔電梯自重和額定載重的5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電梯轎廂承受載荷更大,井道平面布置更合理,井道墻壁由兩側變成墻壁四周受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電梯,特別是一種電梯對重的分載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電梯大都采用曳引機與鋼絲繩配合一套對重使電梯升降,傳統的方式大都在電梯一側設置對重,但是大噸位電梯平面布置相當困難,而且井道承重要求相當高,容易造成電梯設備整體的危險,并且不利于綜合成本的減少。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單側設置對重的缺陷,提供一種電梯對重的分載結構。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梯對重的分載結構,包含有,
電梯轎廂;
轎頂輪組系,其結合于所述電梯轎廂上,所述轎頂輪組系具有由左至右排列的第一轎頂輪組、第二轎頂輪組、第三轎頂輪組及第四轎頂輪組;
機房頂架,其處于所述電梯轎廂的上方;
機房曳引機,其結合于所述機房頂架上;
機房過橋輪組系,其結合于所述機房頂架上,所述機房過橋輪組系具有前側機房過橋輪組、后側機房過橋輪組、左側機房過橋輪組及右側機房過橋輪組;
電梯對重組,其具有前側電梯對重及后側電梯對重,所述前側電梯對重上具有第一左側對重輪組及第一右側對重輪組,所述后側電梯對重上具有第二左側對重輪組及第二右側對重輪組;
第一鋼絲繩,其自所述機房頂架始,順次連接所述第一左側對重輪組、所述前側機房過橋輪組、所述第一右側對重輪組、所述機房曳引機、所述第三轎頂輪組、所述后側機房過橋輪組、所述第二轎頂輪組,最后回至所述機房頂架;
第二鋼絲繩,其自所述機房頂架始,順次連接所述第二右側對重輪組、所述右側機房過橋輪組、所述第四轎頂輪組,最后回至所述機房頂架;
第三鋼絲繩,其自所述機房頂架始,順次連接所述所述第二左側對重輪組、所述左側機房過橋輪組、所述第一轎頂輪組,最后回至所述機房頂架。
作為一種電梯對重的分載結構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一轎頂輪組及所述第二轎頂輪組均處于所述電梯轎廂的左側,而所述第三轎頂輪組及所述第四轎頂輪組均處于所述電梯轎廂的右側。
作為一種電梯對重的分載結構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一轎頂輪組、所述第二轎頂輪組、所述第三轎頂輪組及所述第四轎頂輪組的軸向沿左右方向設置。
作為一種電梯對重的分載結構的優選方案,所述機房頂架由前壁、后壁、左壁及右壁圍成四邊形結構,所述前側機房過橋輪組結合于所述前壁上,所述后側機房過橋輪組結合于所述后壁上,所述左側機房過橋輪組結合于所述左壁上且相鄰于所述后壁,所述右側機房過橋輪組結合于所述右壁上且相鄰于所述后壁,所述機房曳引機結合于所述右壁上且相鄰于所述前壁。
作為一種電梯對重的分載結構的優選方案,所述前側機房過橋輪組及所述后側機房過橋輪組的軸向均沿前后方向設置,而所述左側機房過橋輪組、所述右側機房過橋輪組及所述機房曳引機均沿左右方向設置。
作為一種電梯對重的分載結構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左側對重輪組、所述第一右側對重輪組、所述第二左側對重輪組及所述第二右側對重輪組的軸向均沿前后方向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三榮電梯制造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三榮電梯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05099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強度單繩提升機塑料襯板
- 下一篇:一種電梯檢驗用警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