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治療慢阻肺的多功能氧療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035657.5 | 申請日: | 2018-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6119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穎;李波;邢震燕;劉斌;吳秀秋;馬淑萍;法天鍔;孫大強;李文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胸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6/00 | 分類號: | A61M16/00;A61M16/06;A61M1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寧 |
| 地址: | 300041***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封蓋 液封瓶 混合氣口 混合氣腔 氧療裝置 底座 固定螺栓 連接支架 外部連通 限位支架 出氣腔 吸氣口 液封 治療 垂直固裝 單向膜片 分體使用 復合粘接 配合連接 出氣孔 固定孔 呼氣口 進氣孔 上密封 封堵 液瓶 連通 支撐 | ||
一種用于治療慢阻肺的多功能氧療裝置,包括液封單元及氧療盒;液封單元包括封蓋、液封瓶及底座,液封瓶垂直固裝在底座上,液封瓶上密封安裝有封蓋;封蓋內設有出氣腔及第一混合氣腔,出氣腔上制有與封蓋外部連通的呼氣口及第一出氣孔,第一混合氣腔上制有第一混合氣口、吸氣口及與液封瓶連通的進氣孔;第一混合氣口及吸氣口均與封蓋外部連通,第一混合氣腔內復合粘接有用于封堵第一混合氣口的第一單向膜片;底座上固定安裝有用于支撐液瓶的限位支架,限位支架上安裝有固定螺栓;氧療盒上一體制出有連接支架,該連接支架上制有與固定螺栓配合連接的固定孔,該裝置即可組合使用也可分體使用,實現了氧療裝置的小型化,適用于多種治療環境。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設備領域,涉及一種慢阻肺治療裝置,尤其是一種用于治療慢阻肺的多功能氧療裝置。
背景技術
呼吸內科治療范例中,對于慢阻肺疾病治療的傳統方法,是以藥物治療、霧化為主,嚴重者施以機械通氣搶救治療。本案技術涉及到病情相對穩定期的慢阻肺病人,綜合傳統治療方法,輔以我所提供的本案技術,即空氣氧氣(混合氧)氧療/呼出氣控制/可控泵氣霧化(兼便攜氧療)康復鍛煉、治療簡易組合裝置,以期達到慢阻肺病人康復鍛煉、提高生活質量的目標;更期望達到有效降低慢阻肺病人急、危、重期病情發生幾率的目標。
本案技術組合分解分述:
1、空氣/氧氣(混合氧)氧療:
在醫學界傳統的對氧的認知,是氧對人體細胞生命可延續性的積極作用;然而模糊及忽略了氧對人體的不良作用。隨著醫學情報的廣泛交流,眾多學者通過醫療實踐,及對相關病例的觀察、分析、研究、報告,使大家逐漸清楚地了解了氧氣的正反兩方面作用,扭轉了以往對氧氣的片面認知并對有氧參與的治療領域,提供了更多醫療措施的積極經驗。
病人吸入高純度氧氣可導致病人出現:(1).氧中毒;(2).呼吸中樞受到抑制;(3).吸入氣體中氮氣成分缺失,肺泡壁失去職稱而發生萎陷,出現肺不張。因而醫學領域主張的吸氧濃度安全值應不高于40%。
2、呼出氣體控制
慢阻肺的病理基礎是患者呼氣時氣道出現病理性阻塞,即小氣道過早陷閉,肺內壓力等張點發生位移,呼出氣阻力增加,導致肺內功能殘氣量增加,形成肺氣腫,長久以后影響肺血循環發生異常(肺動脈壓升高),終致肺心病。
呼出氣控制康復鍛煉方法為我們提供了針對慢阻肺疾病的有效治療措施,具體方法:(1). 縮唇呼氣(吹口哨樣動作);(2).密閉面罩呼氣延遲(阻)。此兩種方法均是通過縮小呼出氣道孔徑,促使患者呼出氣時間延長,而使小氣道內壓力升高,促使陷閉的小氣道重新開啟,迫使肺內壓力等張點向肺泡端發生位移,促進殘氣呼出,降低功能殘氣量,從而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功能。
3、便攜式可控按壓式霧化器
(1).此霧化器裝置主體即為縮小版空氣/氧氣混合氣室,壓力來源由泵氣提供,霧化器由支架與該主體連接,泵氣氣源受控于T型管原理,關閉(按壓)其中一條氣體通路,泵氣氣源立即聯通另外兩條氣體通路至霧化器內,產生霧化。間斷按壓出氣通路,可以有效降低霧化液的丟失;而且當患者體弱或自理能力缺失時,此裝置可以連接一條高分子管路及遠程控制按壓裝置,由陪護人員按照病人呼吸頻率,間斷按壓遠控出氣孔,幫助病人有效霧化。
(2).病人室外活動時需要氧療,病人可隨身攜帶此裝置,配以小型氧氣瓶(袋)即可實現室外氧療。
通過公開專利檢索,發現涉及醫用慢阻肺治療裝置文獻較少,下面給出與本申請相關的兩篇公開專利文獻,通過結構的比對可以充分體現本實用新型申請的創造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胸科醫院,未經天津市胸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03565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