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沉砂封隔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030172.7 | 申請日: | 2018-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500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1 |
| 發明(設計)人: | 高云東;陳大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云東;陳大忠 |
| 主分類號: | E21B33/127 | 分類號: | E21B33/127;E21B33/129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遠 |
| 地址: | 25723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封隔器 沉砂 鎖緊總成 本實用新型 常規工具 大斜度井 丟手機構 工藝措施 解封機構 錨定總成 密封總成 配套工具 鎖緊機構 液壓座封 座封機構 大通徑 封隔件 上接頭 水平井 丟手 解封 提管 直井 座封 匹配 打撈 懸掛 | ||
一種沉砂封隔器,由上接頭(1)、鎖緊總成、密封總成和錨定總成組成。其中,鎖緊總成包括鎖緊機構、座封機構、解封機構、丟手機構四個部分。本實用新型的沉砂封隔器采用液壓座封和丟手,采用常規工具打撈,上提管柱解封并帶有封隔件所及機構,具有大通徑、座封牢固、安全可靠,結構緊湊的優點,廣泛滿足了各種直井、大斜度井、水平井懸掛對配套工具匹配尺寸和工藝措施的要求。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封隔器,尤其涉及一種沉砂封隔器。
背景技術
水平井和大斜度井是增加井眼與油層接觸面積,提高油層采收率的一種有效方法。這種油井類型在開采成本較高的海上油田和灘海油田大量應用。同時水平井相比直井而言,地應力的分布更加不均勻,這大大增加了油井出砂的概率。為了實現對水平井防砂,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金屬棉濾砂管,即用丟手筑汽封隔器懸掛金屬棉濾砂管防砂。由于油井出砂嚴重,轉周期作業時,經常需要大排量沖砂。常規封隔器由于內通徑小,無法實現大排量沖砂,因而限制了金屬棉濾砂管的應用。同時,在現有技術的封隔器中,存在封隔器未座封就出現丟手的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沉砂封隔器,具有大通徑,安全可靠的優點,滿足了直井、大斜度井、水平懸掛濾砂管的使用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沉砂封隔器,由上接頭、鎖緊總成、密封總成和錨定總成組成。其中,鎖緊總成包括鎖緊機構、座封機構、解封機構、丟手機構四個部分。所述上接頭內部與內管螺紋連接,外部與外管螺紋連接,所述內管和所述外管之間形成環形的活塞腔,活塞一和活塞二密封設置在所述活塞腔內,所述活塞一和所述活塞二之間的活塞腔對應的內管上設有與活塞腔相通的通孔,液壓油通過所述通孔進入活塞腔。所述活塞二下部依次設有連接環和固定環,所述連接環與所述活塞螺紋連接,鎖塊一和鎖塊二分別設置在所述活塞一和所述活塞二之間以及所述連接環和固定環之間。所述固定環下部與座封管螺紋連接,打撈頭位于所述內管和所述座封管之間,所述打撈頭底部與上部內管及解封套相接,所述解封套位于所述上部內管內,兩者通過解封剪釘連接。所述上部內管上部外表面凸槽齒嵌外螺紋與鎖環齒嵌內螺紋組成步進齒合座封鎖定,凹槽與打撈頭的槽爪相配合,所述鎖環設置在鎖環座內,所述鎖環和所述鎖環座一部分位于所述座封管的臺階內,一部分位于缸套和所述上部內之間,所述缸套和所述座封管相接,所述上部內管下部與所述缸套之間設有解封鎖塊套,所述解封鎖塊套的鎖槽內設有解封鎖塊,其上部頂入所述上部內管內。所述解封套、上部內管和解封鎖塊套均與中心管連接套相接,所述中心管連接套另一端連接下部內管和下部外管,所述缸套與所述中心管連接套和所述下部外管之間通過座封剪釘固定。以上部件相互連接,相互作用,組成了所述座封、鎖緊、解封機構。
進一步地,丟手活塞位于所述內管內部,通過丟手剪釘與所述內管固定,所述丟手活塞底部為向內突出的斜面,所述丟手活塞底部外周面連接丟手控制套,下部連接丟手套,共同組成所述丟手機構。所述丟手套下端設置有6瓣帶左旋螺旋的螺紋爪,該丟手套通過剪釘與丟手控制套連接,該丟手控制套能被丟手活塞頂開。
進一步地,所述缸套下端連接座封環,座封環下部與膠筒、膠筒隔環、膠筒依次相接組成所述密封總成。
進一步地,上錐體上部分分別與所述膠筒和所述下部外管相接,下部錐面與所述卡瓦錐面相配合,所述卡瓦另一錐面與下錐體的上錐面相配合,卡瓦套與所述上錐體、所述下錐體的外凸臺相接,所述卡瓦和所述卡瓦套之間均布片彈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云東;陳大忠,未經高云東;陳大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03017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