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USB連接器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20021935.1 | 申請日: | 2018-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765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文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創(chuàng)勤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藍寶石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吳陽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檢測裝置 連接口 檢測 警報裝置 支撐螺桿 數據線 顯示屏 本實用新型 網絡連接口 音頻連接口 多重連接 固定墊腳 前端設置 高低度 拐角處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USB連接器檢測裝置,其結構包括USB連接器檢測裝置本體、USB連接檢測端口、顯示屏和警報裝置,所述USB連接器檢測裝置本體的頂部中間設有顯示屏,所述USB連接器檢測裝置本體的后部中間設有數據線,所述數據線的另一端設有USB連接檢測端口,所述USB連接器檢測裝置本體的兩端設有警報裝置,所述USB連接器檢測裝置本體的底部拐角處設有支撐螺桿,所述支撐螺桿的底部設有固定墊腳,所述USB連接器檢測裝置本體的前端設置分布有SD卡連接口、音頻連接口、USB2.0連接口、HDMI連接口、VGA連接口、網絡連接口和USB3.0連接口。該USB連接器檢測裝置,經過多重連接端口進行檢測,檢測的范圍廣,高效的調節(jié)高低度,使得固定更加穩(wěn)定,提高檢測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USB檢測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USB連接器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USB,中文名稱為通用串行總線??梢允闺娮宇惍a品相互連通的一種途徑。應用于移動、視聽、汽車電子、多媒體、電器等各類。目前已經在各類外部設備中廣泛的被采用。USB接口有三種:USB1.1和USB2.0,usb3.0。理論上USB1.1的傳輸速度可以達到12Mbps/秒,而USB2.0則可以達到速度480Mbps/秒,并且可以向下兼容USB1.1。USB3.0傳輸速率大約是3.2Gbps(即320MB/S)。理論上的最高速率是5.0Gbps(即500MB/S)。
現有的USB連接器檢測裝置不能連接多個檢測連接口,使用不方便,檢測范圍較窄,不便進行固定,不能調節(jié)高度,檢測工作不穩(wěn)定,降低了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USB連接器檢測裝置,解決了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USB連接器檢測裝置,其結構包括USB連接器檢測裝置本體、USB連接檢測端口、顯示屏和警報裝置,所述USB連接器檢測裝置本體的頂部中間設有顯示屏,所述USB連接器檢測裝置本體的后部中間設有數據線,所述數據線的另一端設有USB連接檢測端口,所述USB連接器檢測裝置本體的兩端設有警報裝置,所述USB連接器檢測裝置本體的底部拐角處設有支撐螺桿,所述支撐螺桿的底部設有固定墊腳,所述USB連接器檢測裝置本體的前端設置分布有SD卡連接口、音頻連接口、USB2.0連接口、HDMI連接口、VGA連接口、網絡連接口和USB3.0連接口,所述USB連接器檢測裝置本體的內部設有微處理器,所述微處理器電性連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于檢測電路模塊,所述檢測電路模塊電性連接于檢測端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數據線與USB連接器檢測裝置本體之間設有收納線軸。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檢測電路模塊電性連接于電路保護模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微處理器電性連接于電源模塊,所述電源模塊為5600mA容量鋰電池。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微處理器電性連接于警報模塊,且所述微處理器電性連接于顯示模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USB連接器檢測裝置,通過設置的多個連接口,可經過多重連接端口進行檢測,檢測的范圍廣,使用更加方便,通過設置的固定墊腳和支撐螺桿,可高效的調節(jié)高低度,使得固定更加穩(wěn)定,提高檢測效率。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yōu)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USB連接器檢測裝置的整體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USB連接器檢測裝置的系統(tǒng)結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創(chuàng)勤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創(chuàng)勤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0219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