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無牙痕油管上卸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010333.6 | 申請日: | 2018-0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283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勉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眾智慧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19/16 | 分類號: | E21B19/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頂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趙正寅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卡瓦體 油管 背鉗 主鉗 氣動卡盤 夾持區 鉗口處 架體 上卸扣裝置 上卸扣 夾持 減小 接箍 牙痕 損傷 石油鉆井設備 腐蝕 本實用新型 上端 支撐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無牙痕油管上卸扣裝置,屬于石油鉆井設備技術領域,包括上卸扣機構和氣動卡盤,上卸扣機構包括架體、主鉗和背鉗,架體設置于氣動卡盤的上端,主鉗和背鉗支撐于架體上,主鉗位于背鉗的上方;主鉗的鉗口處設有第一卡瓦體,第一卡瓦體的數量為兩個且圍成第一夾持區,背鉗的鉗口處設有第二卡瓦體,第二卡瓦體的數量為兩個且圍成第二夾持區,氣動卡盤的鉗口處設有第三卡瓦體,第三卡瓦體的數量為三個且圍城第三夾持區。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主鉗夾持住油管時,能夠減小對油管的損傷,從而減少油管的腐蝕隱患點;背鉗夾持住接箍時,能夠減小對接箍的損傷,從而減少接箍的腐蝕隱患點;氣動卡盤能夠防止油管發生旋轉。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鉆井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新型無牙痕油管上卸扣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普通油管上扣或卸扣作業施工中,鉗牙會對油管本體和接箍外壁造成咬痕,造成油管本體和接箍外壁變形和受損,增加腐蝕隱患點;特殊材質(合金鋼等)油管的上扣或卸扣操作中,鉗牙的傷害會非常大,特別容易造成油管外壁咬痕嚴重而變形。同時,現有普通油管上扣或卸扣作業施工中,油管上扣扭矩靠人工控制,實際油管上扣扭矩值不能完全與推薦的扭矩值一致,不能很好的保證油管接頭的密封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無牙痕油管上卸扣裝置,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較好的改善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新型無牙痕油管上卸扣裝置,包括上卸扣機構和氣動卡盤,所述上卸扣機構包括架體、主鉗和背鉗,所述架體設置于所述氣動卡盤的上端,所述主鉗和所述背鉗支撐于所述架體上,所述主鉗位于所述背鉗的上方;所述主鉗的鉗口處設有第一卡瓦體,所述第一卡瓦體的數量為兩個且圍成第一夾持區,所述背鉗的鉗口處設有第二卡瓦體,所述第二卡瓦體的數量為兩個且圍成第二夾持區,所述氣動卡盤的鉗口處設有第三卡瓦體,所述第三卡瓦體的數量為三個且圍城第三夾持區,所述第一夾持區的中心線、所述第二夾持區的中心線和所述第三夾持區的中心線重合。
可選地,所述架體上還設有用于控制所述主鉗的工作扭矩的扭矩監控儀。
可選地,所述第一卡瓦體的內側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卡瓦體的內側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卡瓦體的內側設有第三凹槽。
可選地,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的橫截面形狀為圓弧形。
可選地,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內均設有保護墊。
可選地,所述主鉗的上端還設有刮泥盤。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新型無牙痕油管上卸扣裝置,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主鉗的鉗口處設有第一卡瓦體,這樣,主鉗夾持住油管時,能夠減小對油管的損傷,從而減少油管的腐蝕隱患點;背鉗的鉗口處設有第二卡瓦體,這樣,背鉗夾持住接箍時,能夠減小對接箍的損傷,從而減少接箍的腐蝕隱患點;氣動卡盤能夠避免井下的油管在上扣或卸扣過程中發生旋轉,氣動卡盤的鉗口處設有第三卡瓦體,這樣,氣動卡盤夾持住住油管時,能夠減小對油管的損傷,從而減少油管的腐蝕隱患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新型無牙痕油管上卸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主鉗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背鉗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氣動卡盤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眾智慧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眾智慧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01033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