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實現實時散熱的智能全盔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004295.3 | 申請日: | 2018-0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703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8 |
| 發明(設計)人: | 徐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逸重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2B3/28 | 分類號: | A42B3/28;A42B3/04;A42B3/06;A42B3/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路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李凌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囊 頭盔殼體 小孔 本實用新型 側氣囊 散熱 頭盔 外層防護膜 注意力集中 空腔結構 下側開口 智能 側開口 內表面 頭盔殼 氣泵 橢球 悶熱 大腦 保證 覆蓋 貫穿 流動 安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實現實時散熱的智能全盔,包括頭盔殼體,所述頭盔殼體呈橢球空腔結構,頭盔殼體的下側開口以及頭盔殼體的前側開口;頭盔殼體的頂部、后側以及兩側均勻分布有小孔,小孔的直徑在1mm以內,并且小孔為圓形且貫穿頭盔殼體;小孔的面積占頭盔殼體表面積的1/3以下;在頭盔殼體的外表面覆蓋有外層防護膜;在頭盔殼體的內表面設置有氣囊,氣囊包括頂部氣囊、后側氣囊、左側氣囊、右側氣囊和護顎氣囊,頂部氣囊、后側氣囊、左側氣囊、右側氣囊和護顎氣囊各自連接有一個微型調節氣泵。本實用新型在頭盔內形成流動的風,降低頭盔內的悶熱程度,保證大腦的注意力集中,從而保證了騎行者的安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頭部護具,具體涉及實現實時散熱的智能全盔。
背景技術
騎行頭盔——騎行運動中生命最堅實的保護屏障。騎行過程中的摔倒會對頭部造成很大的損害,即使騎行者是以較低的車速沿著坡度平穩的自行車道騎行,也同樣不可忽視安全問題。佩戴騎行頭盔的原因很簡單也很重要——保護頭部,減少傷害。相關數據表明,在每年超過500例的騎車死亡事故中,有75%的死亡原因是頭部受到致命傷害。醫學研究發現,騎車佩戴頭盔可防止85%的頭部受傷,并且大大減小了損傷程度和事故死亡率。半盔式騎行頭盔分為公路專用(無帽檐)、公路山地兩用(配可拆卸帽檐)等。
騎行頭盔的作用原理在于通過吸收碰撞的沖擊力來發揮保護作用。換言之,每一個騎行頭盔都具有泡沫內層,在事故發生時,泡沫內層會緩沖碰撞來減輕事故損傷。傳統中,許多騎行頭盔是由EPS(發泡性聚苯乙烯)材料制作而成。一旦EPS泡沫在事故中粉碎變形,則不可恢復和再次使用。此外,還有由EPP(發泡聚丙烯)泡沫制成內層的頭盔。盡管EPP泡沫在受到撞擊之后可以再次恢復使用,但是其吸收沖擊力的強度遠遠不及EPS泡沫。現有的頭盔很重,對于騎行的人來說是負擔。一般的頭盔沿用的都是歐美風格,歐美人與亞洲人存在臉型的不同,而良好的包裹性可以提高頭盔對頭部的保護,且在激烈顛簸時不至于讓頭盔上下晃動。現有的頭盔還不能適用于各種不同頭型的人,現有的全盔屬于較封閉的,容易造成內部悶熱,而大腦在悶熱過程中容易缺氧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嚴重影響騎行車的安全行車。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全盔屬于較封閉的,容易造成內部悶熱,而大腦在悶熱過程中容易缺氧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嚴重影響騎行車的安全行車,目的在于提供實現實時散熱的智能全盔,提高頭盔的散熱性能,保證騎行車的安全行車。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實現實時散熱的智能全盔,包括頭盔殼體,所述頭盔殼體呈橢球空腔結構,頭盔殼體的下側開口以及頭盔殼體的前側開口;頭盔殼體的頂部、后側以及兩側均勻分布有小孔,小孔的直徑在1mm以內,并且小孔為圓形且貫穿頭盔殼體;小孔的面積占頭盔殼體表面積的1/3以下;在頭盔殼體的外表面覆蓋有外層防護膜;在頭盔殼體的內表面設置有氣囊,氣囊包括頂部氣囊、后側氣囊、左側氣囊、右側氣囊和護顎氣囊,頂部氣囊、后側氣囊、左側氣囊、右側氣囊和護顎氣囊各自連接有一個微型調節氣泵;后側氣囊緊貼頭部的一側設置有至少兩個孔洞、濕度傳感器、單片機、微型電機,孔洞有封閉片,封閉片連接電機,溫度傳感器連接單片機,單片機控制微型電機的運轉,微型電機控制封閉片的動作。
頭盔的作用是為了抵御外界的沖擊,降低外界沖擊對大腦的損害,因此頭盔的抵御外界的強度是很重要的,現有技術中為了保證強度,頭盔普遍較重,如果采用碳纖維材料制成,頭盔重量會下降,但是成本就會上升,除了專業騎行者或者騎行狂熱愛好者,一般不會采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逸重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逸重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00429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