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雙吸泵的新型密封環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003114.5 | 申請日: | 2018-0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286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4 |
| 發明(設計)人: | 趙鵬舉;潘產金;陳王麒;蔣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寶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08 | 分類號: | F04D29/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 地址: | 20094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吸泵 密封環 契形 本實用新型 契形結構 新型密封 密封面配合 高效節能 高壓流體 進口液流 局部阻力 流動狀態 契形配合 容積效率 水力效率 葉輪口環 大系數 低壓端 密封面 內圓角 液流 密封 應用 流動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應用于雙吸泵的新型密封環,包括雙吸泵、以及設在所述雙吸泵上的密封環;所述雙吸泵和密封環通過契形結構密封;所述契形結構包括開設于在密封環上的契形槽、以及位于雙吸泵上的契形端,所述密封環通過契形槽配合契形端固定安裝在雙吸泵上,且契形槽和契形端構成長距離的密封面;在所述密封環的內側設有大系數的內圓角。本實用新型通過與葉輪口環形成契形配合面,來防止高壓流體向低壓端流動,不僅增加了密封面配合長度,液流局部阻力,還對進口液流流動狀態有積極改善作用,從而提高泵容積效率和水力效率,實現高效節能的要求。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密封環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到一種應用于雙吸泵的新型密封環。
背景技術
對于一般的雙吸泵密封環設計而言,為滿足鑄造誤差而不影響泵裝配,或為了加工方便,將葉輪口環和密封環都加工為平直型,間隙一般為0.25~0.5mm。而密封環是為防止液流由泵高壓腔向低壓腔流動的器件,在設計中應該將密封性能達到最佳為好,這就要求減少密封環的泄漏量,而減少泄漏量最直接方法是縮小配合面間隙、增加密封面長度,增加過流間隙阻尼這三種措施。
但是上述的三種技術手段,存在下列缺陷:
由于減少密封面間隙會使泵轉子發生機械摩擦,增加設備的故障率,從而一般上取0.25~0.5mm,因此減小密封面間隙從可靠性考慮不可取。
增加密封面長度,就要相應增加泵軸軸向長度,這樣會增大軸的撓度,也增大泵的安裝空間,從經濟性考慮不可取;
增加過流間隙阻尼可減少泄露量從理論來說較為可取,但往往提升空間有限。同時密封環所對應的低壓腔為葉輪進口,流經密封面的高壓液體與葉輪進口來流液體相撞,對液流流動產生干擾,有助于漩渦形成,不利于葉輪內液流流動,相應會造成水力效率降低,此二者對泵效率來說都有較大影響,也較難改變。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應用于雙吸泵的新型密封環,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應用于雙吸泵的新型密封環,包括一體成形的雙吸泵、以及設在所述雙吸泵上的密封環;所述雙吸泵和密封環通過契形結構密封;
所述契形結構包括開設于在密封環上的契形槽、以及位于雙吸泵上的契形端,所述密封環通過契形槽配合契形端固定安裝在雙吸泵上,且契形槽和契形端構成長距離的密封面,所述密封面的長度范圍為20~80mm;
在所述密封環2的內側設有大系數的內圓角,所述內圓角的圓角系數范圍為0.4~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提高泵容積效率;
2、可改善泵小流量點的流動狀態,提高小流量點的效率,拓寬高效區范圍;
3、可改善整個流量范圍內的進口漩渦狀況,提高泵整個流量范圍內的效率;
4、制造簡單,安裝便捷;
5、對泵原有結構不做改變,只需更換密封環,加工葉輪進口加工傾角即可,應用范圍廣泛。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密封環的工作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密封環的工作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密封環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寶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寶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00311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滲漏離心風機
- 下一篇:一種用于鎢冶煉的風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