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靶向保護性自噬提高低溫等離子體對癌細胞的殺傷效率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653200.1 | 申請日: | 2018-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083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馬潔;韓偉;江海河;聶莉莉;張浩;程誠;沈潔;崔淑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61K41/00 | 分類號: | A61K41/00;A61N1/44;A61P35/00;C12N5/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楊學明;顧煒 |
| 地址: | 23003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靶向 保護性 提高 低溫 等離子體 癌細胞 殺傷 效率 方法 | ||
靶向保護性自噬提高低溫等離子體對癌細胞的殺傷效率的方法,本方法涉及生物醫藥領域。本發明提供細胞自噬抑制劑在制備輔助低溫等離子體治療癌癥的藥物或提高低溫等離子體的癌細胞殺傷作用的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發現低溫等離子體能夠有效誘導癌細胞的凋亡,殺傷非小細胞型肺癌和乳腺癌等癌細胞;低溫等離子體誘導細胞凋亡,同時也會引發保護性細胞自噬的產生;以保護性細胞自噬為靶標,通過利用自噬抑制劑抑制細胞自噬,有效提高了低溫等離子體對癌細胞的殺傷效率。本發明提供的可以顯著提高低溫等離子體對癌細胞的殺傷效率的方法,為后續低溫等離子體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及其療效提高提供了新思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靶向保護性自噬提高低溫等離子體對癌細胞的殺傷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癌癥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手術、放療、化療等傳統的癌癥治療方法及多種手段聯合治療,雖然在癌癥治療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副作用也相當顯著,且治療費用昂貴,導致“因病致窮”。據統計,肺癌和乳腺癌是男性和女性發病率和致死率均較高的癌癥,且仍呈現逐年增長趨勢。傳統的放、化療雖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副作用較大,易產生耐藥性,預后不理想。
低溫等離子體(Non-thermal Plasma,NTP),是固、液、氣態之外的物質的第四態,是由電子、離子和中性粒子等多種自由基組成的近似電中性的電離氣體。近年來,低溫等離子體在生物醫療方面的研究應用備受關注,主要包括醫療器械等的滅菌、口腔疾病治療、傷口愈合、生物醫療材料的表面處理等多個領域。近年來,低溫等離子體被發現可以有效地殺傷多種癌細胞,且在一定條件下能夠“選擇性”殺傷癌細胞。研究發現,低溫等離子體能夠有效誘導多種癌細胞發生細胞凋亡,能夠有效抑制荷瘤動物體內的癌細胞增殖,縮小瘤體,延長荷瘤動物的壽命。與傳統的治療手段相比,低溫等離子體治療具有較強的可控性、副作用小、作用范圍精確、可重復治療等多方面的優勢,有望成為癌癥治療的第四大手段。因此,提高低溫等離子體對癌細胞的殺傷效率的方法,開發有效的低溫等離子體治療癌癥的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細胞自噬是真核細胞內物質降解循環再利用的過程,是細胞清除受損和有害物質,維持自身穩態的重要機制。細胞自噬作為一把“雙刃劍”,在維持細胞的正常生命活動中起重要的作用:當細胞受到外界刺激如饑餓,藥物等時,誘導細胞自噬可以幫助細胞存活;當細胞受到嚴重損傷時,誘導細胞自噬可促進細胞走向死亡。細胞自噬在癌癥的發生和治療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靶向保護性自噬提高低溫等離子體對癌細胞的殺傷效率的方法。
發明人長期致力于低溫等離子體誘導細胞凋亡等作用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低溫等離子體不僅能夠誘導細胞凋亡的發生,而且同時能夠誘導細胞自噬的發生;在此基礎上,開發了以細胞自噬為靶標,通過抑制細胞自噬提高低溫等離子體對癌細胞的殺傷作用的方法,為低溫等離子體治療癌癥提供了新的靶點。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細胞自噬抑制劑在制備輔助低溫等離子體治療癌癥的藥物中的應用。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細胞自噬抑制劑在制備提高低溫等離子體的癌細胞殺傷作用的藥物中的應用。
第三方面,本發明提供細胞自噬抑制劑在促進低溫等離子體誘導細胞凋亡或提高低溫等離子體對細胞的殺傷作用的非診斷和/或非治療目的的應用。
本發明中,所述自噬抑制劑可以為任何能夠抑制細胞自噬的物質。
優選地,所述細胞自噬抑制劑包括3-甲基腺嘌呤(3-MA)、氯喹(Chloroquine)、巴弗洛霉素A(Bafilomycin A1)中的一種或多種。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細胞自噬抑制劑為氯喹;所述氯喹的添加量為至終濃度為10~100μM。
優選地,所述氯喹的添加量為至終濃度為20~50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6532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