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閥板表面碳氮共滲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652003.8 | 申請日: | 2018-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872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吳輝;王清龍;汪云;唐宗清;孟金華;王文匯;徐俊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銀龍泵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3C8/30 | 分類號: | C23C8/30;C23C8/8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許小莉 |
| 地址: | 2393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閥板 滲碳爐 閥板表面 碳氮共滲 除油 清洗 淬火處理 噴砂處理 使用壽命 碳勢控制 淬火 烘干 氮勢 閥門 放入 噴砂 取出 腐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閥板表面碳氮共滲處理方法。本發明的方法包括:(1)對閥板進行除油除脂清洗后烘干;(2)對除油除脂清洗后的閥板進行噴砂處理;(3)將噴砂后的閥板放入滲碳爐中,滲碳爐升溫至820?880℃,氮勢為0.2%?0.6%,碳勢控制為1.02,時間為70?80min;(4)將閥板從滲碳爐中取出,進行淬火處理,淬火溫度為180?250℃。本發明的方法有效避免閥板腐蝕,延長閥門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閥板表面碳氮共滲處理方法,屬于閥門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閥門可是工業生產中重要的一環,涉及到國民經濟諸多部門,是國民經濟發展重要的基礎設備。一旦閥門出了故障,那么損失是難以估量的。閥門作為控制流體的控制器,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液體,日積月累,難免會受到侵蝕。金屬的腐蝕破壞對閥門的作用期限,可靠性和使用壽命有相當大的影響。機械和腐蝕的作用因素對金屬的作用大大地增加了接觸表面總的磨損量。閥門在操作過程中,摩擦的表面總的磨損量。閥門在操作過程中,摩擦的表面由于同時的機械作用和金屬與環境進行化學的或電化學的互相作用的結果產生磨損和破壞。對閥門而言,其管道工作氣候條件的復雜;石油、天然氣和油層水等介質中硫化氫、二氧化碳和某些有機酸的出現使其金屬表面的破壞力增大,從而迅速失去工作能力。由于金屬的化學腐蝕取決于溫度、磨擦零件的機械負荷、潤滑材料中所含的硫化物及其抗酸的穩定性與介質接觸持續的時間和金屬對氮化過程的催化作用、腐蝕浸蝕性物質的分子對金屬的轉換速度等等。因此,金屬閥門的防腐方法(或措施)及合成材料閥門的應用,便成為目前閥門行業研究的主題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閥板表面碳氮共滲處理方法,有效避免閥板腐蝕,延長閥門的使用壽命。
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閥板表面碳氮共滲處理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對閥板進行除油除脂清洗后烘干;
(2)對除油除脂清洗后的閥板進行噴砂處理;
(3)將噴砂后的閥板放入滲碳爐中,滲碳爐升溫至820-880℃,氮勢為 0.2%-0.6% ,碳勢控制為1.02,時間為70-80min,最佳75min;
(4)將閥板從滲碳爐中取出,進行淬火處理,淬火溫度為180-250℃。
所述的閥板表面碳氮共滲處理方法,所述除油除脂清洗采用質量百分濃度為5%的氫氧化鈉溶液。
所述的閥板表面碳氮共滲處理方法,所述的滲碳爐中具有保護氣氛,所述保護氣體為經過了預處理的氣化甲醇,所述氣化甲醇的流量為5000-7500CC/h。
所述的閥板表面碳氮共滲處理方法,還包括淬火后進行低溫回火處理,所述低溫回火處理是先升溫至145-150℃,保溫30-60min,然后以40-50℃/min的速率降溫到100-105℃,保溫10-15 min,再升溫到130-135℃,保溫30-60min,最后自然冷卻到常溫。
有益效果:
本發明采用碳氮共滲處理以后,閥板的強度和耐腐蝕性都得以大大提高,有效避免閥板腐蝕,延長閥門的使用壽命。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閥板表面碳氮共滲處理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對閥板進行除油除脂清洗后烘干;
(2)對除油除脂清洗后的閥板進行噴砂處理;
(3)將噴砂后的閥板放入滲碳爐中,滲碳爐升溫至820-880℃,氮勢為 0.2%-0.6% ,碳勢控制為1.02,時間為70-80min,最佳75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銀龍泵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銀龍泵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65200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