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SO3 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1651666.8 | 申請日: | 2018-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753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1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王寬嶺;王學(xué)海;劉忠生;汪鵬;劉淑鶴;李勇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J20/04 | 分類號: | B01J20/04;B01J20/28;B01J20/30;B01J20/32;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so base sub | ||
1.一種SO3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以廢FCC催化劑和氧化鎂為原料,以羧甲基纖維素水溶液作助劑,在球形造粒機(jī)內(nèi)成型,通過干燥,得到球形載體;
(2)將球形載體浸漬于鈉基堿浸漬溶液中,溶液中同時含有抗壞血酸和十二烷基磺酸鈉,取出后隔絕氧氣干燥,得到吸附劑。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廢FCC催化劑為結(jié)構(gòu)坍塌、活性明顯降低的廢棄FCC催化劑,使用前將其粉碎成粉末,低于200目。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鎂采用粉末狀氧化鎂,在原料中的質(zhì)量含量為10%-50%。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鎂采用粉末狀氧化鎂,在原料中的質(zhì)量含量為10%-40%。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羧甲基纖維素水溶液的質(zhì)量濃度為1%-10%,加入質(zhì)量為原料質(zhì)量的10%-60%。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型后的球形顆粒經(jīng)過篩選得到0.5-6.0mm的顆粒,在30℃-150℃干燥后,控制水的質(zhì)量含量在3%-10%。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鈉基堿選自氫氧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亞硫酸鈉中的至少一種。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鈉基堿為碳酸鈉。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鈉基堿浸漬溶液中,鈉基堿的濃度為0.5-5mol/L,抗壞血酸的濃度為0.01-0.2mol/L,十二烷基磺酸鈉的濃度為0.05-0.5mol/L。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鈉基堿浸漬溶液與球形載體的質(zhì)量比為4-8:1,浸漬時間為3-30min。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干燥溫度為30-100℃,干燥時間為1-5h,干燥時通入N2。
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干燥溫度為40-80℃。
13.一種SO3吸附劑,其特征在于是采用權(quán)利要求1-12任意一項所述方法制備的。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jīng)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651666.8/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含硫化物有機(jī)廢氣的處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外墻專用配件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fù)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fù)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fù)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