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面向眼部血流快速成像的相干光掃描檢眼鏡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646166.5 | 申請日: | 2018-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919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30 |
| 發明(設計)人: | 秦嘉;安林;蔡佳龍;黃燕平;藍公仆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B3/14 | 分類號: | A61B3/14;A61B5/026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許英偉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檢眼鏡 快速成像 眼部血流 相干光 掃描 干涉系統 視網膜 振鏡 實時圖像采集 采集處理器 病理變化 分光模塊 全面檢測 掃描方式 掃描裝置 血流成像 準直光源 縱向掃描 產業化 傳統的 大視場 共振型 可觀測 探測器 慢速 改進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面向眼部血流快速成像的相干光掃描檢眼鏡,檢眼鏡包括準直光源,分光模塊,干涉系統,掃描裝置,探測器和采集處理器。本發明的面向眼部血流快速成像的相干光掃描檢眼鏡通過改進,在傳統的SLO檢眼鏡的基礎上,加進了干涉系統,結合快速共振型振鏡和慢速振鏡相結合的掃描方式,可以無需縱向掃描,實現血流成像,而且可觀測到大視場范圍內的視網膜層面的病理變化,有助于全面檢測和評價視網膜。進一步地,具有小型化、易于操作、實時圖像采集等巨大優勢,便于產業化,易于推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眼底影像學檢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面向眼部血流快速成像的相干光掃描檢眼鏡。
背景技術
眼底影像學檢查技術是檢查眼科疾病的重要方法。目前技術比較成熟、應用相對廣泛的眼底影像學檢查設備有激光掃描檢眼鏡(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簡稱SLO)與光學相干層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簡稱OCT)系統。
OCT系統具有在活體無創無損、高分辨率、量化評估等優點,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低相干干涉原理結合共聚焦掃描,對生物組織或其他散射介質內部的微觀結構進行高分辨率的層析掃描,通過計算機重建被測樣品的圖像。時域OCT(TD-OCT)核心的部件是邁克爾遜干涉儀,頻域OCT(SD-OCT)核心的部件是邁克爾遜干涉儀與光譜儀。OCT-血管造影(OCT-Angiography,簡稱OCTA)技術是近些年來OCT發展的一大趨勢,其最大的優勢是不使用對有害人體健康的造影劑就可對視網膜進行分層掃描獲得三維的高分辨率數據圖像,同時觀察到血管的形態和血流變化情況。
現階段對于SLO掃描技術而言,還是停留在二維結構成像階段。而對于OCT而言,盡管OCT設備的更新換代日新月異,掃描和采集技術也一直在完善,但其結構和性能的優化需要較長時間,造價也比較高。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檢眼鏡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面向眼部血流快速成像的相干光掃描檢眼鏡。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面向眼部血流快速成像的相干光掃描檢眼鏡,所述檢眼鏡包括準直光源,分光模塊,干涉系統,掃描裝置,探測器,和采集處理器;
其中:所述準直光源,用于提供準直光束;
分光模塊,將準直光束一分為二,形成第一直線光束和第二直線光束,并提供給干涉系統;同時接收由干涉系統反射回來的光束,將其提供給探測器;
干涉系統,用于收集第一直線光束經固定反射鏡后,向后散射的部分光束作為參考光,及第二直線光束經過掃描裝置后向后散射的部分光束作為樣品光;參考光和樣品光由于光程差產生干涉;
掃描裝置,包括快速掃描振鏡和慢速掃描振鏡,所述第二直線光束依次經過快速掃描振鏡和慢速掃描振鏡到達待測樣品進行掃描;
采集處理器,用于采集所述探測器探測到的信號,并對其進行處理,實現被測樣品三維圖像的重建。
進一步地,上述快速掃描振鏡的標定掃描頻率為16kHz,最大掃描角度為5°。
進一步地,上述慢速掃描振鏡的最大掃描角度為40°。
進一步地,上述準直光源為激光光源其中心波長為750-850nm、半高寬為±5nm,即半峰全寬(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縮寫為FWHM)為±5nm。
進一步地,上述分光模塊為光纖耦合器,所述準直光源和分光模塊之間還設有環形器。
進一步地,上述探測器為平衡探測器。
進一步地,上述干涉系統還包括偏振控制器,分別位于所述第一直線光束和所述固定反射鏡之間,及第二直線光束和所述掃描系統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未經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64616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