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效率為85%的多輸出輔助電源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637066.6 | 申請日: | 2018-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025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4 |
| 發明(設計)人: | 文金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永通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3/335 | 分類號: | H02M3/335 |
| 代理公司: | 深圳眾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王紅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羅***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壓器模塊 穩壓電路 連接器模塊 輔助電源 恒壓恒流 多輸出 寬工作電壓 待機狀態 峰值電源 模塊連接 系統保護 制造成本 轉換效率 高功率 組件數 元器件 功耗 電路 滿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效率為85%的多輸出輔助電源,包括恒壓恒流模塊、連接器模塊、變壓器模塊和穩壓電路;所述連接器模塊分別與所述穩壓電路和變壓器模塊連接,所述變壓器模塊分別與所述穩壓電路和恒壓恒流模塊連接;本發明能夠在400VDC滿載情況下具有高于85%的峰值電源轉換效率,能夠為寬工作電壓工作,在待機狀態下功耗小于100mW,尺寸小巧(40mm×40mm),可實現高功率密度解決方案,通過最少的組件數來實現系統保護,電路簡單,使用元器件少,降低了制造成本,具有較好的使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輔助電源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效率為85%的多輸出輔助電源。
背景技術
輔助電源是指航空器上產生電能,并為地面維修、檢測、機內照明及起動發動機提供電能的裝置。
目前市場上的輔助電源一般情況下電源的轉換效率較低且體型較大,不利于實現高功率密度,需要較多的組件數才能實現系統的保護,而且在寬工作輸出電壓范圍(100至425V直流)內沒有合適的輔助電源。
現有技術存在缺陷,需要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效率為85%的多輸出輔助電源,解決了上述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效率為85%的多輸出輔助電源,包括恒壓恒流模塊、連接器模塊、變壓器模塊和穩壓電路;所述連接器模塊分別與所述穩壓電路和變壓器模塊連接,所述變壓器模塊分別與所述穩壓電路和恒壓恒流模塊連接。
優選地,所述恒壓恒流模塊包括集成電路U1、場效應管Q2、電容C13-C14和固定電阻R7-R9、R11-R13。
優選地,所述集成電路U1的管腳3連接所述固定電阻R7的第一端,所述固定電阻R7的第二端連接所述場效應管Q2的管腳1,所述場效應管Q2的管腳3分別與所述固定電阻R8的第二端和固定電阻R11的第一端連接,所述固定電阻R11的第二端連接所述固定電阻R13的第一端,所述固定電阻R1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固定電阻R8的第一端分別與所述集成電路U1的管腳4和電容C14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電容C14的第二端和集成電路U1的管腳5均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1的管腳2分別與所述固定電阻R9的第一端和電容C13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電容C1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固定電阻R9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固定電阻R12的第一端和集成電路U1的管腳6連接,所述固定電阻R1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1的管腳1連接所述固定電阻R12的第一端,所述固定電阻R15的第二端接地。
優選地,所述變壓器模塊包括變壓器T2、二極管D3、二極管D5、二極管D8-D9、鐵心線圈L1和電容C3、C5-C6、C8-C11;所述連接器模塊包括連接器J1。
優選地,所述變壓器T2的抽頭13-14接地、抽頭10-11分別與所述二極管D3的管腳1-2連接,所述二極管D3的管腳3分別與所述電容C5-C6的第一端、電容C8的第一端和鐵芯線圈L1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鐵芯線圈L1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電容C9的第一端、二極管D5的負極和連接器J1的端口13-14連接,所述電容C5-C6的第二端、電容C8-C9的第二端和二極管D5的正極均接地,所述變壓器T2的抽頭8連接所述二極管D8的正極,所述二極管D8的負極分別與所述電容C10-C11的第一端、二極管D9負極和連接器J1的端口10連接,所述電容C10-C11的第二端和二極管D9的正極均接地;所述連接器J1的端口3-4和端口11-12均接地。
優選地,所述穩壓電路包括二極管D1-D2、D4、D6-D7、電容C1-C2、電容C4、電容C7和固定電阻R2、固定電阻R4-R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永通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永通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63706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